在探讨如何与植物“对话”的话题中,物联网农业监控系统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系统不仅具备远程控制功能,还能实现查询和警告等多种功能。
对于条件较好的大棚,我们可以安装电动卷帘、排风机和灌溉系统等机电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农户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即可轻松控制大棚内的电磁阀、排风机和卷帘机等设备。此外,还可以预设控制逻辑,让系统根据内外环境自动调节设备,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农户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看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设备操作记录和历史照片等信息。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和专家通告等,为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警告功能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以便在数据超出范围时及时收到警告信息。这些设定值可以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农作物在最佳环境下生长。
实施农业智能物联网生态系统工程具有多重优势。首先,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规律,进而探索出适合农业发展的物联网模式。其次,通过积累农业物联网应用经验,我们可以为农业物联网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这一工程还有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
以江苏省养殖大闸蟹为例,使用智能物联生态系统后,蟹农们可以远程监控养殖水域的各项指标,如溶氧量、温度和水质等。一旦发现异常,他们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即可实现远程操控,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养殖质量。
总之,物联网农业监控系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这一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和调节大棚内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无线电磁阀、棚外温度与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服务服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怎样与植物对话?
物联网农业监控系统大揭秘
远程控制功能
针对条件较好的大棚,安装有电动卷帘,排风机,灌溉系统等机电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农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控制温室内的电磁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设定好控制逻辑,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机、电磁阀、风机等大棚机电设备。
查询功能
农户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历史机电设备操作记录、历史照片等信息; 登录系统后,还可以查询当地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通告等,实现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警告功能
警告功能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设定值可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修改。 当某个数据超出限值时,系统立即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户,提示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实施农业智能物联生态系统工程的优势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实施区试工程,对于探索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系统集成、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提高农业物联网理论及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优势一:有利于把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规律,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是新生事物,是多种学科技术的集成,兼具系统性和整体性。农业是个古老产业,兼具地域性、季节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实施区试工程,研究物联网技术在不同产品、不同领域的集成、组装模式和技术实现路径,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促进农业物联网基础理论研究、适用技术和产品研发,探索构建国家农业物联网标准框架体系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将为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优势二:有利于积累农业物联网应用经验,促进农业物联网科学发展。有利于逐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为全面、整体、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积累经验。
优势三:有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虽然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发展农业物联网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稳定投入,系统推动的后劲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物联网效果发挥和长远发展。实施区试工程,不仅有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工程项目的示范、引导和带动,能够促进社会各方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
装上智能物联生态系统使用案例
江苏省以养殖大闸蟹的养殖户,养殖水域超5万亩。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蟹农们普遍反映,由于人手不足,蟹苗的存活率和螃蟹养殖的质量受到影响。
使用智能物联生态系统后,远程增氧、智能投喂、预警资讯,在蟹农们的眼里,以往繁琐劳累的工作,如今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都可以实现,不仅管理更轻松,收益也更高了。蟹农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就可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一旦发现某区域溶氧指标预警,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就可实现远程操控。
责任编辑: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