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业务流量模板是智能选路的基础。它为一类业务流量定义了选路策略,并通过Flow ID(转发ID)来标识这些流量。设备能够根据业务流量报文的五元组特征,如源IP、目的IP、端口号等,为流量分配相应的Flow ID。这一过程仅仅发生在设备内部,不会对报文本身造成任何影响。
接下来,链路在SDWAN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夽易联》的组网中,链路实际上就是SDWAN隧道,连接着两个CPE设备。每条隧道都通过传输网络名称来唯一标识,从而区分不同的链路。这样的设计使得智能选路可以根据传输网络名称,精确地为业务流量选择合适的隧道。
在选路过程中,链路优先级是关键因素之一。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链路特性,如成本、性能等,为不同的链路设定优先级。设备在为业务流量选路时,会优先考虑优先级较高的链路,确保关键业务能够得到优先处理。
同时,质量评估机制和质量策略也是智能选路的重要组成部分。SLA(服务等级协议)定义了一系列用于评估链路质量的阈值,如延迟、抖动、丢包率等。智能选路根据这些阈值,为不同的业务流量指定不同的质量策略,从而满足不同业务对链路质量的差异化需求。
基于链路带宽的选路策略,则是智能选路的另一大亮点。设备会综合考虑可选链路和物理接口的带宽使用情况,为业务流量选择合适的链路。这种策略不仅避免了链路拥塞,还能均衡地使用各链路的带宽资源。
此外,智能选路还支持多种负载分担模式,包括逐流加权选路、逐流周期调整和逐包模式。这些模式能够根据业务流量的不同需求,将流量分布到多条链路上,从而实现链路的负载均衡。
总之,《夽易联》智能选路技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如业务流量模板、链路优先级、质量评估和链路带宽管理,为企业网络提供了高效、灵活的选路方案。这不仅优化了网络性能,还提升了业务连续性和用户体验,是现代企业网络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基于SDWAN《夽易联》的智能选路技术实现
RIR应用于SDWAN场景示意图
业务流量模板
业务流量模板用于为一类业务流量定义选路策略,通过Flow ID(转发ID)标识。
设备可以为标识为Flow ID的业务流量选择其对应的业务流量模板,并基于业务流量模板下配置的选路策略进行选路。
目前支持通过QoS重标记功能为流量标识Flow ID。当接口收到业务流量报文时,设备会根据流量报文五元组区别业务特征,为业务流量标识其相应业务流量模板的Flow ID。该业务流量标识仅在设备选路流程中使用,不会被报文携带出去。
链路
SDWAN《夽易联》组网中的链路是SDWAN隧道,在两个CPE之间则是一条TTE(Transport Tunnel Endpoint,传输隧道终结点)连接。每条SDWAN隧道连接一个传输网络,通过传输网络名称可以唯一标识一条SDWAN隧道。智能选路通过SDWAN隧道使用的传输网络名称区分不同的链路。如下图所示,RR通过TN 1和TN 2分别建立了一条到CPE的SDWAN隧道。
SDWAN中的链路
基于链路优先级选路
链路优先级
对于某一业务类型流量,用户可以根据链路特征、业务需求等因素,如链路价格,为其可选链路定义优先级。设备为业务流量选路时,会优先选择优先级较高的链路。
基于SDWAN隧道部署智能选路时,可以在业务流量模板下基于传输网络名称,为SDWAN隧道配置链路优先级。
优先级策略
在同一业务流量模板下可以为不同的链路配置相同的链路优先级。
设备为某业务流量选路时,会按照业务流量模板下配置的链路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路:
· 如果该优先级下没有链路符合业务要求,则继续选择次一优先级下的链路。
· 如果该优先级下有且只有一条链路符合业务要求,则选择该链路进行传输。
· 如果该优先级下有两条及以上的链路符合业务要求,则按照智能选路负载分担方式选择链路。
质量评估机制和质量策略
SLA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用来区分不同业务对链路质量的差异化需求。SLA中定义了用于评估链路质量的各类阈值,包括延迟、抖动、丢包率等。智能选路基于SLA实现业务流量的质量策略,即用户可以为不同的业务流量指定具有不同SLA要求的质量策略。
基于链路带宽选路
通过基于链路带宽选路,不仅可以为业务流量选择带宽符合要求的链路,还可以均衡地使用各链路带宽,尽量避免出现个别链路带宽占用过高,甚至链路拥塞的情况。
链路带宽
基于链路带宽选路时,设备会根据可选链路和所属物理接口的已使用带宽、链路总带宽以及会话预计使用的带宽等多个方面为业务流量选择合适的链路。链路带宽是Tunnel接口带宽,而链路所属物理接口带宽则是发送隧道报文的物理出接口带宽。
同时,设备以会话为最小粒度,而非业务类型,进行基于链路带宽的选路,以实现更精细的链路带宽管理。会话通过五元组唯一定义,报文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中任一元素不同,则属于不同的会话。
带宽策略
为某个会话的流量进行智能选路时,设备会实时获取会话预计使用的带宽,并基于获取的带宽进行带宽检测;如果获取不到,则采用手工配置的会话预计使用的带宽进行带宽检测。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认为待选链路当前可用带宽符合会话带宽要求,带宽检测通过:
· 待选链路所属物理接口的已使用带宽与会话预计使用的带宽之和小于待选链路所属物理接口总带宽的80%;
· 待选链路已使用带宽与会话预计使用的带宽之和小于待选链路总带宽的80%。
属于相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会话使用同一选路策略时,选路结果可能不同。
负载分担
当某一业务流量存在多条链路可选时,设备会基于链路带宽将业务流量的不同会话分布到多条链路上传输,以实现链路的负载分担。智能选路支持多种链路负载分担模式,包括:
· 逐流加权选路模式:RIR全局级的链路负载分担模式,对参与智能选路的所有业务流量生效。该模式可以按照一定权重将同一业务流量的不同会话分布到不同链路上进行传输,一个会话只选择一条链路进行传输。
· 逐流周期调整模式:RIR全局级的链路负载分担模式,对参与智能选路的所有业务流量生效。该模式不但可以将同一业务流量的不同会话分布到不同链路上进行传输,而且会进行周期性地调整。在一个调整周期内,一个会话只选择一条链路进行传输。
· 逐包模式:业务级的链路负载分担模式,只对参与智能选路的指定业务流量生效。该模式可以将指定业务流量的同一会话分布到多条链路上进行传输。
逐包链路负载分担模式的优先级高于逐流链路负载分担模式。
审核编辑 黄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