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无线路由器工作原理详解:如何实现网络信号中继与分发

路由器,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设备,其实就像是网络世界中的交通警察,负责指挥数据包走向正确的道路。它的工作原理和我们的快递中转站类似,确保信息能够从一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另一端。
想象一下,路由器就像是一个智能的中转站,它不仅要知道如何将包裹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还要知道选择哪条路是最快、最有效的。在这个网络中转站中,有一个重要的“小本本”——路由表,它记录了到各个网络节点的路径,相当于路由器的导航地图。
当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它会查看路由表,如果找到了匹配的目的地路径,数据包就会被转发到下一站。如果没有匹配项,数据包就会被丢弃,并通知发送方这个目的地无法到达。
路由器获取路径信息的方式有多种。直连路由,即路由器直接与相邻的设备连接,它会自动识别并记录这些邻居。静态路由则需要人工配置,适合小规模网络,但一旦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维护起来就相对复杂。动态路由则让路由器自动学习网络结构,适应网络的变化,这在大型网络中尤为重要。
在网络寻址方面,我们常听到“二层寻址”和“三层寻址”。二层寻址是交换机根据MAC地址在物理层进行寻址,而三层寻址则是路由器根据ip地址在网络层进行寻址。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根据地址来发送邮件,确保每一封信都能准确送达。
当一台主机想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主机时,它会首先检查目标是否在同一个网络段内。如果是,它会通过交换机进行二层转发。如果不是,它会将数据包交给路由器,路由器再根据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下一跳。
选择最佳路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路由器会根据最长匹配原则来选择最精确的路径,这就像我们在地图上选择最短路线一样。此外,还会考虑路径开销,比如带宽、延迟等因素。双向通信要求路径必须是双向可达的,否则就像是一条单行道,去的时候可以,回来的时候却无路可走。
在选择路由器时,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带宽需求端口数量和带机量。带宽需求决定了路由器的性能,端口数量则影响了它可以连接多少设备,而带机量则是指它能够支持多少并发用户。
家用场景中,一般千兆宽带需要匹配千兆路由器,并具备足够的NAT转发性能。端口数量通常不会太多,可以通过交换机来补充。商用场景中,4-12口的路由器通常就足够使用,更大规模的网络则可能需要三层交换机
总的来说,路由器是我们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确保了数据能够高效、准确地在网络中流转,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什么叫路由?

无线路由器工作原理详解:如何实现网络信号中继与分发

路由器的英文是 Router,也就是「找路的工具」。找什么路?寻找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路。

换句话说,路由器就像是快递中转站,包裹会经过一个个的中转站,从遥远的地方寄到你家附近,数据包也是一样。

fbd1cfac-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网络的硬件设备,承担寻路功能,是网络的大门,因此,路由器又叫做网关设备(Gateway)。

路由表

路由器和交换机一样,也有自己的小本本,这个路由表上记载了到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路,会记录数据来源、相应的路由条目以及下一跳。

fbe329a0-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路由表就相当于路由器的导航,路由器只需要按照路由表的指示走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路由表中存在匹配该数据包目的 IP 地址的路由条目。路由表会周期性更新,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也会更新,不用担心走错路。

fbf70808-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路由器收发数据包的流程

路由器在收发数据包的时候会先查看路由表,如果路由表里有匹配项,就会把数据包交给下一跳。如果没有匹配项,就会直接丢弃数据包,然后告诉主机,这个目的地不可达。

直连、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路由条目的获取来源有很多种,比如说直连、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直连,也就是路由器的直接邻居。路由器会自己去认识邻居,然后记录下来。

当然,也可以通过手动添加的方式告诉路由器目的网段的路径,也就是静态路由,适合网络规模比较小的场景。但是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或是规模扩大的时候,配置和维护的成本就会很高。

这时候就需要结合动态路由,让路由器通过动态的方式来学习。在大型网络中,往往采用这种动、静路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署。

三层寻址

上期讲解的「二层寻址」,大家还记得吗?二层寻址就是交换机根据 MAC 地址,在物理层进行寻址。

三层寻址就是指路由器根据 IP 地址,在网络层进行寻址。

fc06def4-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路由器三层寻址流程

当主机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首先会查看目的地是否和自己在同一个网段,如果在同一个网段就会让交换机进行二层转发。

如下图所示,PC1 要给 PC2 发送数据,就会通过交换机来完成。

fc18a544-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如果不在同一个网段,主机会把数据包交给自己的路由器,路由器再根据目的 IP 查询自己的路由表,如果有匹配的条目,则交给下一跳,没有就丢弃。

如下图所示,PC1 要给 PC3 发送数据,发现 PC3 和自己不在同一个网段,就会把数据包交给路由器 A,再根据路由表的条目转发给路由器 B -> C,最后通过交换机 C 送达 PC3。

fc29afce-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寻路原则

既然路由器是负责找路的,那条条大路通罗马,哪条大路最近呢?

默认情况下,路由的查询遵循最长匹配原则,也就是掩码越长、越精确,路由器就会优先选择那条路。

然后考虑路径开销,比如说带宽、管理距离、度量值等。也就是如果从这条路走,要花上多少时间和金钱。绝大部分数据通信行为是双向的,考虑流量的时候,还要关注流量的往返,从这条路去,也得从这条路回来,回来的时候没路了,这也不行。

fc4e78f4-235d-11ed-ba43-dac502259ad0.jpg

路由查询的行为是逐跳的,到目标网络沿途的每个路由器都必须有关于该目标网段的路由信息。简单来说,数据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就会告诉它下一跳是谁,该往哪个方向走。

如何选择路由器?

路由器选型可以考虑这几个因素:带宽需求/转发性能、端口数量、带机量。

比如说家里拉了千兆宽带,那么路由器一定得是千兆路由器,还要满足千兆 NAT 转发的性能。顺带一提,运营商配的光猫是自带路由功能的,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普通家庭一般够用了。

一般家用场景,路由端口用的不太多,可以通过交换机补充。大部分商用场景,4-12 口也就够了,再多的话,相信大部分企业会选择三层交换机。

带机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们一般会考虑并发用户,还有用户的业务类型。

以 UniFi 的网关设备为例:USG 可以到 100 并发,普通家庭或小微企业,都足够用了;USG-Pro-4 带机量可以到 1000 并发,中小企业需求基本可以满足;如果还有更高需求,可以使用 UDM-Pro。

fc5e5cce-235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审核编辑 :李倩

【限时免费】一键获取网络规划系统模板+传输架构设计+连通性评估方案

路由器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