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了解路由表的构成。路由表包含了一系列的路由条目,每个条目由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组成。例如,一个路由表项可能是这样的:255.255.255.128 = 0xff.ff.ff.80,这表示一个子网掩码,它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当我们处理一个IP地址,如128.96.39.10,我们可以将它转换为二进制形式:10000000.01100000.00100111.00001010。通过逐位与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我们可以得到网络地址:128.96.39.0。这就是路由器用来确定数据包应该前往哪个网络的过程。
在路由器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路由。首先是直连路由,它通过链路层协议自动发现。其次是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最后是动态路由,它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
当路由器需要转发数据包时,它会采用递归搜索和最长匹配的策略。这意味着路由器会将其目的IP地址与所有子网掩码进行匹配,并选择匹配度最高的路由作为转发路径。这个过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它确保了数据包能够被有效地转发。
每个路由器还维护着一个FIB(转发信息库)表,它包含了路由表中实际用于转发数据包的信息。FIB表中的每一项都指示了数据包应该通过哪个物理接口发送,以到达下一个路由器或直连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那么,如何为路由器添加新的路由表项呢?这个过程相对简单。路由器收到新的路由更新后,会将其与本地路由表进行比较。如果新的路由信息不在路由表中,它会直接添加。如果已经存在相应的路由信息,路由器会比较管理距离(AD)。
如果新路由信息的AD大于原有路由的AD,那么路由器不会更新该条目。反之,如果新路由信息的AD更小,路由器将更新该条目。通过这种方式,路由器能够确保总是使用最佳的路由。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管理员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路由循环、路由黑洞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路由表,确保其准确性。此外,通过使用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可以自动适应网络变化,从而保持路由表的最新状态。
总之,路由器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精心设计的路由表和智能的转发策略,路由器确保了数据包能够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对于维护和优化网络性能至关重要。一、路由器建立如下路由表
255 . 255 . 255 . 128 = 0x ff . 0x ff . 0x ff . 0x 80 = 0b 111111111.0 b 111111111.0 b 11111111.0 b 10000000
例如,第一个目的IP 128.96.39.10 = 0b 1000000.0 b 0110000.0 b 00100111.0 b 00001010
逐位相位是位乘法,其中0是0,全1是10b 1000000.0 b 0110000.0 b 0100111.0 b 000000。
也就是说,它被传送到128。96.39.0网络。
子网掩码是这样确定的:IP地址中标识网络号的所有对应位都使用“1”,而对应于主机号的所有位都是“0”
二、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解决方案:
(1)分组的目的站的IP地址是:128.96.39.10。
(2)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128.96.40.12。
(3)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128.96.40.151。
(4)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192.4.153.17。
(5)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是192.4.153.90。
转发的时候用了递归搜索和最长匹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聪明。
它会将目的IP地址与所有子网掩码进行匹配,然后选择匹配时间最长的一个作为转发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路由表和FIB
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路由表和一个FIB(转发信息库)表:路由表用于做出路由决策,FIB用于转发数据包。
路由表中有三种类型的路由:
(1)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即直连路由)
(2)静态路由
(3)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
FIB表中的每一个转发表项都表示数据包应该通过路由器的那个物理接口发送到某个网段或某个主机,然后才能到达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也可以不经过其他路由器发送到直连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三、怎么给路由器添加路由表
n1
五
e
氮气
2
c
n3
八
c
n4
三
e
n6
四
c
n8
四
e
n9
三
c
-
描述:
以上是答案,理由如下:
路由器有自己的路由表。收到路由更新后,它会将收到的路由信息与本地路由表进行比较:
1.
如果新发布的路由信息不在原来的路由表中,就添加,比如这里的n1、n3、n4。
2.
如果原始路由表中已经存在新的路由信息,请比较管理距离(ad):
1)如果新路由信息中的ad大于原ad,则不会更新,比如这里的n2。
2)如果新路由信息中的ad小于原始ad,则更新它,例如n6。
3.
依次比较所有新的路由信息后,路由表就会更新,如上所示。
希望对你有用!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