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从实验环境说起。本实验基于Windows 7操作系统,使用了HCL v2.1.2版本的工具。实验的拓扑结构包括了多个设备,具体结构可通过提供的图片进行可视化了解。
在实验的模拟环境中,我们考虑到了一个常见的场景:企业内部网络中存在多个VLAN,这些VLAN之间需要通信,但交换机并不支持三层交换。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一台支持802.1Q协议的路由器来实现VLAN之间的互通。具体操作是在以太口上建立子接口,并分配ip地址作为该VLAN的网关,同时启动802.1Q协议。这种方式在经费紧张时尤其适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实现的原理。当一个物理接口需要作为多个逻辑接口使用时,就需要在该接口上启用子接口。这样,通过逻辑子接口,物理端口就能实现一当多的功能。然而,这种做法也有其缺点:它消耗了大量的路由器CPU与内存资源,影响了网络数据包的传输效率。此外,它还破坏了原有的VLAN结构,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减少了广播数据包的效果。
现在,我们来看看路由器的配置过程。首先,需要对路由器进行重命名,以便于管理和识别。接着,为两台PC创建各自网关,并开启子接口。具体操作是将路由器连接交换机的接口分为多个逻辑接口,并开启dot1q协议来识别并绑定相应的VLAN。例如,可以将0.1接口绑定到VLAN10,作为PC3的网关,将0.2接口绑定到VLAN20,作为PC4的网关。
然后,我们来配置交换机。首先,将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接口设置为Trunk模式,并允许所有VLAN通过。接下来,按照拓扑图进行VLAN划分,例如将g1/0/2端口设置为VLAN10,g1/0/3端口设置为VLAN20。
对于PC的配置,这里就不再赘述,只需按照拓扑图配置IP地址和网关即可。最后,通过ping测试来验证配置的正确性。例如,可以测试PC3(IP地址为192.168.100.1)的连通性。
总之,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在企业内部网络中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互通,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尽管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但在特定条件下,它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实验环境
win7操作系统
HCL v2.1.2
二、拓扑结构
三、模拟环境
在企业内部网络中划分了VLAN,当VLAN之间有部分主机需要通信,但交换机不支持三层交换,这时候可以采用一台支持802.1Q的路由器实现VLAN的互通。我们只需要在以太口上建立子接口,并分配IP地址作为该VLAN的网关,同时启动802.1Q协议即可。经费紧张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介绍
1、实现原理:
一个物理接口当成多个逻辑接口来使用时,往往需要在该接口上启用子接口。通过一个个的逻辑子接口实现物理端口以一当多的功能。
2、缺点:
一方面他非常消耗路由器CPU与内存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数据包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将本来可以由三层交换机内部完成的工作交给了额外的设备完成,对于连接线路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另外通过单臂路由将本来划分得好好的VLAN彻底打破,原有的提高安全性与减少广播数据包等措施起到的效果也大大降低了。
五、路由器配置
1、改名
sysnameR1 #sys命令后面接名字

2、为两台PC创建各自网关,开启子接口
将路由器连接交换机的那个接口,分为多个逻辑接口。
开启 dot1q 识别并绑定相应 Vlan。
作者的规划方案:0.1接口绑定vlan10,作为PC3的网关
作者的规划方案:0.2接口绑定vlan20,作为PC4的网关
ing0/0.1#进入0/0接口的子接口0/0.1 ia192.168.100.25424#配置网关ip vlan-typedot1qvid10#绑定vlan
下方仅演示其中一个子接口的配置,另外一个配置命令相同,不做演示。
六、交换机配置
作者的规划方案:与路由器相连的接口配置为trunk,并放行所有vlan
作者的规划方案:按照拓扑图进行vlan划分,g1/0/2为vlan10;g1/0/3为vlan20
1、改名
sysnameSW #sys命令后面接名字

2、划分vlan
vlan10#创建vlan10 portg1/0/2#加入的端口(此时在vlan10的视图)

3、配置trunk放行vlan
注意视图的变化
ing1/0/1#进入接口视图 plt#接口类型为trunk ptpva#允许通过所以vlan

七、PC配置
略
按照拓扑图配置IP与网关。
八、ping测试
PC3-IP:192.16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