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卡是局域网中的接口组件,负责物理连接、信号匹配、帧的发送接收、数据封装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编码解码及缓存等功能。它利用微波射频技术,遵循802.11协议,分为MAC层和物理层,MAC层提供接口并管理存储器,物理层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无线网卡通过信道估计和协议控制进行数据传输,接收后需确认无错并判断数据目的地,若是本网卡数据则上交,否则丢弃。发送数据前会判断信道空闲情况,时分双工工作确保发送接收互不影响。
TI提供1GHz以下和2.4GHz的6LoWPAN解决方案,支持远程、低成本无线传感器,可扩展连接互联网及有线IP基础设施。其1GHz以下频段的6LoWPAN解决方案相较于2.4GHz产品,能在更低功耗下提供更长的无线距离,支持大规模自愈式网络,适用于智能电表、智慧城市等应用。相关解决方案包括CC2538、CC2592、CC1180、CC1200、CC1120和CC1190等,均基于互联网协议和开放的IEEE与IETF标准。
局域网语音对讲系统_IP广播对讲系统停车场解决方案。系统结合现代停车场系统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IP广播对讲系统,提供对讲求助和广播功能。通过安装在控制中心的IP可视寻呼话筒主机和停车场输入口的对讲求助分机,实现紧急情况的语音(视频)对讲。系统功能包括语音对讲、通话录音、任意呼叫、统一广播、分组广播、应急广播、背景音乐广播和远程开闸。主要产品技术参数如SV-2017P网络可视话筒、SV-6201T非可视对讲终端(单键)和SV-29854T 40W IP网络音柱等。系统优势在于部署简单、后期扩容方便,并支持跨网段和跨路由传输。
本文探讨了WLAN中的射频资源管理(RRM)技术,它通过实时智能射频管理使无线网络能够快速适应无线环境变化,保持最优的射频资源状态。RRM主要管理信道调整、功率调整和频宽调整。信道调整包括信道选择/分配和信道切换,确保信道合理利用;功率调整根据设备之间的距离和信号质量自动调整发射功率,减少干扰;频宽调整则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无线信号的频宽。RRM技术分为本地RRM和云RRM两大类,本地RRM利用本地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时响应网络变化;云RRM则利用云平台丰富数据进行多维度的计算和优化。云RRM在管理能力上远大于本地RRM,因此两者同时开启时,由云RRM负责统一调度和调整。
局域网通讯工作原理涵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互联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方面。物理层实现计算机间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控制信息传输和路由,网际互联层实现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传输层建立可靠信息传输通道,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处理。局域网基本原理涉及网络拓扑、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和网络协议。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和树型结构,网络设备主要有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纤收发器,传输介质包括光纤、网线和无线电波,网络协议如TCP/IP等。这些原理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有助于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支持计算机网络发展。
网络交换机是扩展网络的设备,提供更多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内设备并转发数据包。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连接PC和网络打印机等设备。根据网络结构,分为接入、汇聚和核心交换机,核心层采用机箱式模块化设计,接入层和汇聚层支持不同形式的端口。按传输速度分为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0Gb以太网等多种。根据OSI模型分为二层到七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应用广泛,三层交换机基于IP地址和协议工作。管理型交换机支持网络监控和流量分析,非管理型交换机为“即插即用”。可堆叠交换机可增加端口密度,提供简化和提高网络可用性的方法。交换机主要功能包括物理寻址、网络拓扑、错误检查、帧序列和流量控制,并支持VLAN、链路聚合等功能。
控制器局域网(CAN)是一种串行总线网络,连接设备、系统和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等低半径区域设备间的通信。标准CAN帧由SOF、标识符、RTR、IDE、R0、DLC、数据、CRC、ACK、EOF和IFS等位组成。CAN收发器是CAN网络的核心组件,确保了在不同电气环境中工作的能力。CAN的优点在于减少了布线,增强了系统性能,且在工业和车辆领域有广泛应用,包括车辆中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文探讨了局域网中路由器和交换机故障的实例。现象一描述了局域网内用户互访正常,但访问外网速率低且有丢包现象。通过分析发现是路由器CPU利用率过高,由IP解析数量引起CPU消耗增加,以及病毒攻击导致。使用SNIFFER软件找到感染病毒的用户地址,并使用访问控制列表命令禁止染毒用户访问局域网。现象二讨论了局域网内用户互访时断时续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交换机的MAC表阻塞,可能由网络广播风暴或无效IP包造成。此外,也提到了网线短路导致的交换机阻塞问题,并提出了查看端口流量或逐个封闭端口的方法进行处理。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射频技术构建的网络,可取代有线局域网,实现信息随身化。其技术标准包括802.11系列,如802.11a、802.11b、802.11g等,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并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WLAN技术在处理局域网管理、网络布局变更以及有线网络的不足方面提供了便利,并可作为有线网络的备用系统。展频技术如跳频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展频技术(DSSS)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RADIUS协议,即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协议,是一种为拨号用户提供认证和计费的协议。该协议最初由Livingston公司提出,现已成为通用网络认证、计费协议,并定义于IETF提交的RFC2865和RFC2866文件中。RADIUS协议采用Client/Server模式,客户端为网络接入服务器(NAS),它向RADIUS服务器提交认证、计费等信息,RADIUS服务器处理信息并将结果返回给NAS。RADIUS协议在移动、数据、智能网等业务的认证、计费系统中广泛应用,并在无线局域网的802.1X认证框架中,认证端也建议使用RADIUS协议。本文详细论述了RADIUS协议的原理、网络模型、数据包结构及认证、计费过程,并探讨其在WLAN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案。
入侵检测系统(IDS)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于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检测和应对非法入侵事件。无线IDS与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类似,但加入了针对无线网络特性的检测和应对机制。流行的无线IDS包括Airdefense RogueWatch和Airdefense Guard,并得到Linux系统支持,例如Snort-Wireless和WIDZ。无线流量分析仪是性能分析的关键工具,能捕获和分析802.11信息流。WIDS(无线入侵检测系统)能够监测整个WLAN,并捕获主要信息流到中央服务器,帮助识别性能问题。性能警报涵盖接入点超载、信道超载、过多重试和CRC错误等问题。WIDS不仅监测,还能通过性能报告、故障排除和诊断工具帮助提升WLAN的性能和安全性。
ANADIGICS,Inc.是一家无线及宽带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正在增加无线局域网(WLAN)功率放大器产品的发货量,以支持即将推行的802.11n多输入多输出(MIMO)标准。MIMO技术具有更长的有效距离,以及能够同时支持多种多媒体应用,如高清晰度视频和VoIP。ANADIGICS生产的功率放大器采用InGaP-Plus工艺技术,提供高度集成,适合众多家庭和办公室多媒体应用产品,如移动运算产品、有线电视机顶盒、高清电视以及视频游戏机等。
蓝牙个人局域网(PAN)应用规范定义了蓝牙设备加入个人局域网的方法,包括网络发现、网络形成、地址分配等。PAN适用于家庭与小型办公室,支持话音、数据通信网关等应用。PAN框架包括网络接入点(NAP)和组网(GN)。NAP作为LAN、GSM等网络和蓝牙网络之间的网桥,为连接的蓝牙设备提供网络服务;GN则是由移动设备组成的无线自组网络,无需硬件或设施即可提供局域网内共享连接。蓝牙PAN中还有一种PAN用户(PANU)设备,作为NAP和GN的客户端加入网络,但不提供DHCP和同步等服务。
在有线网络为主体的条件下,需要辅以无线网络平台,使网络广泛覆盖并可机动应用。无线网络通信系统包括1个中心站,最多36个外围站和若干个转发器组成。系统共有18条无线信道、3路图像信道和1路通播信道,实现中心站与36个外围站的话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为了保证信道资源的高效利用,系统采用了多种纠错及组合纠错措施,包括8比特(60,50)RS码、交织(31,21)BCH码、交织(15,11)BCH码和交织11中取9双相大数判纠错,提高了业务数据的通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