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无线局域网室内信号干扰因素分析
改写标题为:室内无线网络信号干扰原因解析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如***省的台北市无线网络建设无线接入点的数量已达到4,200个,覆盖面积133平方公里,覆盖了台北市90%以上的区域。同时,中国大陆的无线局域网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尽管无线局域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它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信号干扰问题。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是2.4GHz和5.8GHz,这些频段是共享的,意味着多个无线局域网可以同时使用这些频段,这可能会导致信号干扰。此外,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室外和室内各种遮挡物的影响,导致信号衰减。此外,接收机系统的热噪声和级联系统噪声干扰,以及同频干扰等,也会导致信号衰减。
对于无线局域网的各种干扰和信息损耗,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无线局域网信号最优化。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路径损耗模型来分析信号衰减。在建筑物内,建筑材料类型、建筑物内结构和窗户类型等不同,都会影响楼层间的射频衰减。此外,无线信号在室内与室外的传播也存在差异。室外空旷,信号传播时较少遇到障碍物;室内则不同,室内信号的传播不仅受到建筑物的布局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还和室内门与门之间是否打开,收发机之间是否有人走动,天线如何安装和安装的位置等有密切关系。
除了路径损耗,接收机系统的干扰也会导致信号衰减。热噪声存在于任何在绝对零度以上工作的电路或系统中,这种噪声可以看成是无数独立的微小电流脉冲的叠加。此外,无线局域网接收机一般由天线、放大器、滤波器和混合器等部件组成。总系统的噪声是这些部件的所有噪声以某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为了优化无线局域网信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频段,以避免信号干扰。其次,我们需要优化天线的安装位置和方式,以减少路径损耗。此外,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接收机系统,以减少接收机系统的干扰。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线局域网协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无线局域网信号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优化无线局域网信号,提高无线局域网的性能。

    引言

无线局域网室内信号干扰因素分析<br>改写标题为:室内无线网络信号干扰原因解析

  目前,无线局域网的规模在我国正逐渐扩大,如:我国***省的台北市无线网络建设的无线接入点数目已达4 200个,覆盖面积133 km2,覆盖了台北市90% 以上的区域;我国大陆,无线局域网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在无线局域网的使用中,由于无线局域网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信号传送经过室外和室内各种遮盖物时,居民区之间的无线局域网信号相互干扰,室内路径损耗,接收机系统的热噪声和级联系统噪声干扰,同频干扰等引起信号下降。

  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是2.4 GHz和5.8 GHz,这些无线信道为共享信道,频率资源非常有限。随着工作频率及数据传输率的提高,无线信号传播的强度也会降低。因此,如果不考虑无线局域网的各种干扰,传输速率也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当移动端远离AP节点时,会造成通信质量差甚至无法连接。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干扰和信息损耗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从而使无线局域网信号最优化。

  1 干扰因素分析

  1.1 路径损耗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逐步普及,商店、办公室、家庭、学校、宾馆等室内使用无线电脑的用户越来越多。在建筑物内,建筑材料类型、建筑物内结构和窗户类型等不同,都会影响楼层间的射频衰减。测量表明,楼层间的损耗并不随分隔距离的增加成分贝数线性增加,而是当楼层数量增加时,整个路径损耗以较小的比率增加。

  一个室内同时考虑楼层和墙壁的较为准确的路径损耗模型为:

  式中:LP 为功率损耗系数;指1m 距离处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r 表示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r0 是参考距离,假设为1 m;n 是路径损耗指数;Wi 是墙体的衰减系数;Fj 是楼板的衰减系数;Nw 和NF 分别是室内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墙壁和楼板的数目。

  无线局域网常用的是IEEE 802.11n 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工作频带常为5.8 GHz,提供的速率范围为54 Mb/s。对于频带为5.8 GHz 室内传播,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传播模型为:

  式中:P0 是发射功率

  路径损耗指数n 的值要根据具体条件选取,当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相距较近时取值较小,较远时取值较大,一般无线局域网n 取3.1。

  无线信号传播时室内与室外差别较大。室外空旷,信号传播时较少遇到障碍物;室内则不同,室内信号的传播不仅受到建筑物的布局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还和室内门与门之间是否打开,收发机之间是否有人走动,天线如何安装和安装的位置等有密切关系。

  1.2 接收机系统干扰

  1.2.1 热噪声

  热噪声存在于任何在绝对零度以上工作的电路或系统中,这种噪声可以看成是无数独立的微小电流脉冲的叠加。根据概率论的极限定理,它们服从高斯正态分布。对于负载电阻为RL,其热噪声电流的双边谱密度由式(3)给出:

  式中:k=1.380 650 5 × 10-23 J/K,为玻耳兹曼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

  进一步可得热噪声电流的均方差为:

  式中:B 为接收机的电带宽。

  式(4)表明,热噪声均方差与负载电阻RL 成反比,在接收机的设计中,常采用高阻抗前端。热噪声均方差与接收机的电带宽成正比,为降低热噪声,要限制接收机的带宽。

 

     1.2.2 级联系统噪声

  无线局域网接收机一般由天线、放大器滤波器和混合器等部件组成。总系统的噪声是这些部件的所有噪声以某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假设每个部件的噪声系数为F,增益为G,内在噪声源的谱密度为(F-1)kT0。如果S(f)是部件的输入,则电路的输出为:

  其输出既有信号分量又有噪声分量。

  若有2 个这样的部件系统,其噪声系数分别为F1和F2,增益分别为G1 和G2,输入的假设噪声为N0。

  这时第一级(第一个部件)输出和第二级(第二个部件)输入是F1G1N0,第二级输出为G2[(F2-1)N0+F1G1N0],则总噪声系数为:

  以此类推,可得多级系统的噪声系数为:

  

【限时免费】一键获取网络规划系统模板+传输架构设计+连通性评估方案

无线局域网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