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可以通过以下理论公式来计算:
\[ (P_t \cdot G_t \cdot G_r) / (d^2 \cdot L_0 \cdot L_c) = P_r \]
其中,\( P_t \) 是发射功率,\( P_r \) 是接收灵敏度,\( G_t \) 和 \( G_r \) 分别是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增益,\( d \) 是收发天线间的距离,\( L_0 \) 是环境带来的空中传播损耗,\( L_c \) 是发射天线的馈线插损。
接下来,我们分析几个关键因素,以优化LoRa的传输距离:
1. **发射功率 \( P_t \)**:提高LoRa节点的发射功率可以直接增加传输距离。在理论计算中,每增加6dB的发射功率,传输距离就会翻倍。因此,确保节点功率调试到最大值是提高传输距离的有效手段。
2. **接收灵敏度 \( P_r \)**:降低接收端的灵敏度阈值可以增加传输距离。在LoRaWAN中,接收灵敏度会随着调制速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瑞科慧联的LoRaWAN网关RAK7249在125K带宽下,SF12的灵敏度比SF7低12dB,意味着SF12的传输距离是SF7的四倍。
3. **天线增益 \( G_t \) 和 \( G_r \)**:提高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增益同样可以增加传输距离。例如,使用6dBi增益的天线与使用0dBi增益的天线相比,传输距离可以翻倍。
4. **馈线插损 \( L_c \)**:减少馈线的插损可以提升传输距离。使用较短的、阻抗匹配的连接馈线可以降低插损。
5. **环境因素 \( L_0 \)**:减少环境带来的空中传播损耗有助于提高传输距离。将LoRaWAN网关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如高楼楼顶或铁塔顶,可以减少遮挡,增加可视距离。
6. **频率的选择**:在公式中,频率与传输距离成反比。因此,选择较低的频率可以增加传输距离。在LoRa常用的频率中,传输距离的顺序为433M > 470M > 868M > 915M。
在实际布网过程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规划网络布局,可以显著提高LoRa网络的覆盖率。例如,通过调整节点和网关的位置,使用合适的天线和馈线,以及选择合适的频率,都可以有效提升LoRa网络的传输性能。
总之,通过深入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并针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我们可以充分发挥LoRa的长距离传输优势,提高网络覆盖率,为各类应用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前言
大家都知道相比其他的协议,比如WIFI、蓝牙等,LoRa最大的优势就是长距离。那如何才能使他的优势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需要如何布网LoRa网络,才能提高LoRa网络覆盖率?
本文从无线通信的理论公式来解释,从哪几个因素着手,以便提高实际应用中LoRa网络的传输距离。
希望查看LoRaWAN网关在城市中的实际覆盖距离的,可以参考文章LoRaWAN网关覆盖范围驾驶测试。
希望查看如何计算LoRa网关能带多少个节点的,可以参考文章一个LoRaWAN网关能支持多少个节点。
一、LoRa通信距离的理论推导过程
让我们从下面这个无线通信的理论公式来开始吧。(理论计算是在可视距离内,无遮挡,无电磁干扰的情况)
等式左边是链路中可用于衰减的量,其中Pt是发射端(一般是节点侧)的发射功率,Pr是接收端(一般是网关侧)的接收灵敏度,Gt是发射端的天线增益,Gr是接收端的天线增益。
等式右边是链路中消耗的量,其中lg函数是信号随频率和距离的衰减量,f是工作频率,d是收发天线间的距离,c是光速,Lc发射天线的馈线插损,L0是环境带来的空中传播损耗。
既然我们看的是距离,那就把上面公式推导一下,计算如下:
二、如何提高LoRa传输距离
从上面可以直观看出可以增大LoRa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如下:
1、增大Pt的值即增大LoRa节点的功率来获取更远距离。
测试时确认一下节点功率是否调试到最大值。
从理论计算,链路上每相差6dB,距离就会相差一倍。
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节点发射10dB和发射16dB时距离会相差一倍。
2、减小Pr的值,即减小接收端(网关侧)的Pr代数值来获取更远距离,也可以认为是提高接收灵敏度。
在LoRaWAN里接收灵敏度是随SF速率变化的。
例如瑞科慧联LoRaWAN网关RAK7249,在125K带宽下的SF7对应的灵敏度是-127,SF12对应的接收灵敏度是-139.SF12的灵敏度值比SF7的要小12dB,也可以说SF12比SF7灵敏度高12dB。
图1 LoRaWAN网关示例
那理论上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的测试,图1所示的瑞科慧联LoRaWAN网关RAK7249,在SF12速率下的测试距离应该是SF7速率下的4倍。
3、增大Gt值,即增大LoRa发射端(节点侧)的天线增益来获取更远距离。
理论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节点侧使用6dBi增益的天线测试的距离是使用0dBi增益的天线的一倍。
4、增大Gr值,即增大接收端(网关侧)的天线增益来获取更远距离。
理论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网关侧使用6dBi增益的天线测试的距离是使用0dBi增益的天线的一倍。
5、减小Lc的值,即减少发射天线馈线的插损来获取更远距离。
所以我们尽量使用较短的,阻抗匹配接近50欧姆的连接馈线。
当然PCB线路板上射频线路的阻抗也不会精准到50欧姆,也会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个PCB我们也是无法改变的。就不考虑这方面的影响了。
6、减小L0的值来获取更远传输距离。
L0是环境带来的空中传播损耗。那怎么才能减少环境带来的影响?
尽量使LoRaWAN网关处于较高位置,天线保持竖直比如高楼楼顶,比较高的铁塔顶。位置越高,受到楼房,树木等的遮挡就小。同时移动节点位置,尽量使网关和节点处在一个可视位置。
7、最后就是频率的影响,从上面公式中看出应该是减小频率来获取更远距离。从LoRa常用的频率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输距离433M>470M>868M>915M。
结语
以上是从理论公式上推出来所有影响LoRa传输距离的因素,后续布网中可以上因素中分析着手,来提高网络覆盖率。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