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引入ASON技术以实现传输网络的平滑升级与高效管理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是传输网络领域的重要发展,它在提升网络性能和业务管理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如何合理引入ASON技术,以实现传统网络的平稳过渡,是运营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ASON技术的引入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SDH环网虽然广泛使用,但在网络可靠性、资源利用率、业务调度管理以及业务分级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ASON技术通过引入动态交换概念,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并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业务调度和分级管理。这不仅优化了网络性能,也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等级。
然而,ASON技术的广泛应用仍面临一些瓶颈。首先,标准协议的不确定性在自动发现、恢复算法、管理平面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其次,不同厂商间的互联互通存在问题,限制了网络设备的混合使用。此外,技术和系统的成熟度也需要时间验证,特别是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考虑引入ASON技术时,运营商需要满足一些必要条件。首先,网络拓扑模型应符合ASON的特性,即在网状分布式业务模型中才能发挥其优势。其次,物理光缆网的网状多路由必须真实可靠,以确保ASON保护机制的有效性。此外,网络规模和业务颗粒也应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触发ASON技术的效益。
以下是一些关于ASON技术引入的策略:
1. 针对不同网络层面采取不同策略。在长途网中,由于其业务模型基本符合ASON的特点,建议采用“自下而上”的演进策略。而在城域传送网中,则应由核心层开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步推进。
2. 符合ASON业务拓扑模型的区域优先引入。ASON技术最适合于业务需求迫切的重点区域,特别是数据业务较为集中的地方。
3. 确保物理光缆网的网状结构,以发挥ASON的保护机制优势。若光缆资源不足,不建议引入ASON,以免增加维护成本和难度。
4. 考虑网络规模和业务颗粒,以确定ASON技术的引入时机。只有当业务模型逐渐转向大颗粒数据业务时,引入ASON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ASON技术为传输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引入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业务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平稳过渡和长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条件的逐步满足,ASON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运营商和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1、引言

引入ASON技术以实现传输网络的平滑升级与高效管理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积累和完善中。对于国内大多数运营商而言,传统传输网络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如何更合理地引入ASON技术,实现传输网的平稳演进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2、引入ASON技术的意义

    目前,传输网基本上是以SDH环网为主,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1)网络可靠性不够高

    传统SDH环网主要依赖环保护机制,无法抗拒多点故障。在多环串接或嵌套时,安全性更加下降,对重要业务无法实现完善的保护和恢复。

    (2)资源利用率较低

    全网有超过50%的带宽为备用资源;复杂的大型网络中跨环节点很容易成为瓶颈,资源利用率将更低。

    (3)业务端到端调度管理能力差

    部分电路需要人工布放线缆,通过DDF进行连接,电路调度难度大。业务带宽的动态部署能力较差,难以处理宽带数据等突发业务的调度需求。

    (4)无法实现业务分级管理

    无法对不同业务和用户来提供相应的保护级别。

    ASON技术在传统SDH技术中引入了动态交换概念,增加了业务的多种保护和恢复方式,能够有效抵抗网络多点故障,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服务等级。并且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增强了电路的快速配置调度能力。同时,有利于网络的升级和扩容,能够实现更灵活、更安全的Mesh组网。因此,适时地引入ASON技术是很有意义的。

    3、ASON目前存在的瓶颈

    ASON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以下4方面瓶颈:

    (1)标准协议不确定性

    虽然在ASON的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和信令路由协议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已经形成,但在自动发现、域间路由、恢复算法及管理平面等多个方面仍有待完善。

    (2)互联互通存在问题

    ASON在连接的建立和拆除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互通性,但厂商间真正的互联互通仍需要等待。目前,部署ASON产品,只能选用一个厂家的设备。

    (3)技术、系统的成熟度

    ASON技术还没有经过真正的大规模网络的长期应用,恢复机制的安全性还有待检验。

    (4)人工管理与智能控制的关系

    智能功能的引入意味着将减少人工干预,网络可靠性将不再仅仅依赖完善的操作、维护与管理流程,而是要依赖智能软件的可靠性。维护管理的可控度仍需进一步研究。

    4、网络引入ASON的必要条件

    虽然ASON尚有一些不足,但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它的未来必定是光明的。
运营商在准备启动ASON时,除了要考虑技术上存在的上述瓶颈外,还应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1)符合ASON的业务拓扑模型

    ASON网络只在网状分布式业务模型中才能发挥其优势,而对星型集中式、汇聚式业务没有意义。移动话音业务在交换端局以上为全网状的电路模型,而更多的基站电路均为到局端的集中型;移动交换端局一般都集中在少数几个枢纽局内,因此只有枢纽局间可能存在ASON需求。而固话运营商在话音业务方面,更类似于由交换支局、端局到汇接局、长途局逐级汇聚结构,网状模型并不明显,ASON需求也不迫切。而数据业务的特点与话音不同,相对符合ASON的业务模型。因此,不同运营商由于其业务模型各不相同,对ASON需求也不相同。

    (2)光缆网状多路由的真实性

    物理光缆网是实现ASON的基础,对于光缆网资源还不十分到位的情况下(如节点不能保证有3个以上的光缆维度),引入ASON将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对于此种情况,不建议引入ASON。否则ASON的保护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反而由于同路由隐患的增加,需额外的人力进行风险组的管理,增加了维护成本与管理难度。

    (3)网络规模

    对于小业务量的情况,环网连接表现出更好的带宽利用率。对于大业务量的情况,格状Mesh网提供的节点间的直接物理通道被有效填充,能表现出更好的带宽利用率。另外,节点较少无法发挥ASON技术的先进性,一般业务需求节点达到15个后,才能触发ASON技术的效益点。

    (4)业务颗粒

    ASON技术只对VC-4以上业务颗粒起作用。若要ASON支持VC-12业务,这对于分布式智能网元数据库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业务发生倒换恢复时,恢复时间也将是天文数字。因此,ASON产品短时间内无法支持VC-4以下业务颗粒。运营商需待业务带宽模型逐渐由小颗粒VC.12话音业务发展成为大颗粒为主的数据业务时,再考虑ASON引入的问题。

    5、ASON技术现阶段的引入策略

    5.1不同层面区别对待

    ASON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长途网与城域网的不同特点分别考虑采用不同的演进策略。长途业务网基本为网状业务连接,符合ASON特点;长途传输网目前普遍采用环网,由于环路较长,出现两点故障或多点故障的概率较大,也需要加强保护。因此,长途网中引入ASON是有意义的,建议采用“自下而上”的演进策略,先在业务需求迫切的重点区域引入ASON,然后根据技术发展情况,采用UNI接口或NNI接口将多个局部ASON网络互联起来,最终实现全网的智能化。

    对于城域传送网,目前普遍采用核心层、汇接层和接入层3层结构。ASON技术的引入应由特大城市核心层开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步向汇接层扩展,最终涵盖整个传输网络。

   

【限时免费】一键获取网络规划系统模板+传输架构设计+连通性评估方案

传输网络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