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了解传输块在终端(UE)中的传递与接收过程。当终端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传输块数据时,它首先需要确定传输块的大小。这一步骤是通过接收来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半静态信息以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完成的。在上行传输中,终端会量化单个资源块内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单位数量。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传输块大小的计算公式。3GPP在TS 38.214标准中定义了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这个过程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 **NRE**:每个资源块中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单位数量。 - **Nsumb**:终端每个时隙分配到的符号数,这一信息来源于PDCCH的DCI。 - **Ndmrs**:分配给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资源元素数量。 - **Noh**:表示额外开销,如CSI参考信号等。
如果NRE的值大于156,那么它将被向下舍入为156。在假设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单个资源块的总资源元素数为12乘以14,即168。NRE的最终结果乘以分配的资源块数量,从而得到整个传输块的资源元素值。
这些资源元素随后被转换成相应的信息位。信息位的数量取决于所采用的调制方案、编码率和MIMO的使用情况。
在终端侧,3GPP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计算公式来确定传输块的大小。这个公式基于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这些参数都从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表中提取。PDCCH上的DCI中的“MCS”字段确定了MCS表中的适当行。调制阶数越高,每个资源元素可以传输的比特数就越多。
如果已经通过DCI格式I_O接收到PDSCH资源分配,那么层数将被固定为“1”。否则,层数会从DCI格式1_1使用的“天线端口”查找表中获得。层数等于分配的DMRS端口数。
对于寻呼消息或随机接入响应,如果使用P-RNTI或RARNTI的DCI格式1_0分配PDSCH资源,那么将对Ninfo的值应用一个缩放因子。这个缩放因子基于DCI格式1_0中的“传输块缩放”字段,它会影响最终的传输块大小,从而改变编码率,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根据Ninfo的值,终端会采取不同的步骤来处理传输块。如果Ninfo小于3824位,那么将应用一个特定的例程。如果大于3824位,则应用另一个例程。这个3824位的阈值是基于3840位的最大代码块大小,在使用“基图2”时可以通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信道编码来处理。小于3824位的传输块会添加16位CRC,使总大小最多达到3840位。LDPC的“基图1”可以处理最大8448位的码块大小,因此小于3824位的传输块无需在“基图1”和“基图2”的信道编码前进行分段。
最后,终端会从表中选取不小于Ninfo的最接近的传输块大小,以完成传输块的处理。这一过程确保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质量,是无线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传输块(Transport Block)是无线网络在MAC层和PHY(物理层)间传递的数据包;在发送端向下传递,接收端向上传递中传输块(TBS)被映射到物理共享信道(PDSCH/PUSCH)前先由发送方进行物理层处理。
二、传输块传递与接收终端(UE)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传输块数据,而在尝试解码数据之前先确定传输块的(TBS)大小。这是通过RRC信令提供的半静态信息和由PDCCH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共同获得的。而在上行终端(UE)首先量化单个资源块带宽内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单位的数量。
三、TBS计算公式3GPP在TS 38.214定义传输块(TBS)计算公式如下:
在这个公式中:
NRE:是每个资源块可用于数据传输资源单位的数量;
Nsumb:已分配给终端(UE)每个时隙的符号数。该信息是从PDCCH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提取的,也就是PDSCH资源分配的一部分;
Ndmrs:是分配给解调参考信号(DMRS)每个资源块资源元素数量,包括使用多用户MIMO时分配给其他UE的DMRS影响,如相关DCI格式天线端口查找表中的“无数据DMRS CDM组数量”列所示(如下表1所示)
Noh:表示减少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元素数量的任何额外开销,如CSI参考信号。基站使用Xoh-PDSCH RRC信元供额外开销值。信元可以具有0、6、1、2或18个资源元素的值。如果未提供,则假定值为0
如果N的值大于156,则NRE向下舍入为I56,即UE绝不会假设单个资源块的带宽内资源分配超过156个资源元素。当假设正常循环前缀时,单个资源块的带宽内资源元素总数是12 x 14=168。
NRE的结果值乘以分配资源块数量以生成NRE值。分配资源块数量是从 PDCCH上的DCI中提取,它是PDSCH资源分配的一部分。
最终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元素总数被转换成相应数量的信息位。信息比特的数量取决于调制方案、编码率和层数,即MIMO的使用。
四、终端(UE)侧传输块3GPP给出的标准化的计算公式式如下:
式中:调制阶数和目标码率均从MCS表中提取。表中参数选择基于RRC和物理层信令。PDCCH上的DCI内“MCS”字段确定MCS表内的适当行。高调制阶数意味着每个资源元素可以传输更多数量的比特。
如果已经使用DCI格式I_O接收到PDSCH资源分配,则层数被固定为“1”。否则,层数从DCI格式1_1使用的“天线端口”查找表内的“DMRS端口”列获得。层数等于分配DMRS端口数。
如果为寻呼消息或随机接入响应(使用P-RNTI或RARNTI的DCI格式 1_0)分配PDSCH资源,则将缩放因子应用于Ninfo的值。缩放因子基于DCI格式1_0中的“传输块缩放”字段(该字段定义是指表1中行指针)。0.5和0.25的缩放因子减少了最终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导致较低的编码率,即增加的冗余提高了这些传输的可靠性。
其余步骤取决于Ninfo的值。如果N小于3824位则应用一个例程。否则,应用另一个例程。3824的阈值基于3840位的最大代码块大小,在使用“基图2”时可通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信道编码进行处理。CRC位在信道编码之前添加。小于3824位传输块添加了16位CRC,即添加CRC后的总大小最多可达3840 位。LDPC“基图1”可以处理最大8448位码块大小,因此小于3824位的传输块不需要在“基图1”和“基图2”的信道编码之前进行分段。
UE通过从下表中选择不小于Ninfo的最接近的传输块大小来完成该过程。
表1.TBS查询表
审核编辑: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