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光模块的几个关键参数,包括传输速率、封装模式、工作波长、传输距离以及工作温度。传输速率决定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封装模式关系到光模块的物理尺寸和接口类型,工作波长和传输距离则是决定光模块适用范围的重要因素,而工作温度则直接影响到光模块的可靠性。
在实际选择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光模块与交换机的兼容性。不同品牌的交换机对光模块的兼容性有所不同,因此在购买光模块之前,必须确保其已适配相应品牌,且在对应品牌交换机上通过了测试。
除了上述基本参数,光模块的测试环节也不可忽视。一个高质量的光模块在出货前会经过多项严格的测试,包括眼图检测、接收灵敏度、老化测试、兼容性检测、光口检测和外观检测等。
眼图检测是评估光模块信号质量的重要环节。眼图通过在示波器上显示一系列数字信号的累积图形,来反映码间串扰的强弱。眼图“眼睛”的开合大小,直观地展示了码间串扰的大小,从而可以判断光模块的信号质量。
接收灵敏度是衡量光模块接收端性能的关键指标。灵敏度越高,表示光模块能在更低的接收光功率下正常工作,这对于提高光模块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老化测试是对光模块耐用性的验证。通过在高低温环境下进行老化测试,可以预测光模块的寿命,并确保其在极限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兼容性测试则是针对光模块与交换机之间的兼容性进行验证。只有通过兼容性测试的光模块,才能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工作。
光口检测和外观检测,则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测光模块的光口是否有污垢和划痕,以及外观是否有缺陷,可以确保光模块的可靠性和美观度。
总之,选择合适的光模块是确保数据中心网络高速稳定传输的关键。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光模块的参数、兼容性以及各项测试指标,才能购买到质量上乘、性能稳定的光模块。
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中连接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桥梁,是数据中心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目前,市面上的光模块种类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如若选择不合适的光模块则会导致网络速度慢、不稳定等问题。本文态路通信为您介绍切实可行的技巧,让您在购买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使得通信网络更加高速稳定的传输。
光模块参数的正确选择是光通信网络传输的第一步!
购买光模块前,首先要了解网络环境和使用需求。比如光模块参数包括传输速率、封装模式、工作波长、传输距离和工作温度等,这些都是光模块选择的重要参考。
传输速率和封装模式
传输波长
传输距离
光模块请不要长时间传输极限距离(40km光模块传输40km距离)
工作温度
设备品牌
在选择光模块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交换机品牌类型。必须保证光模块已经写入相应品牌兼容码,并且在相应品牌交换机上进行了测试,以避免后期工作的异常。
出货前是否做了相应测试
一个好的光模块在出货前,必须对其进行多项参数测试,确保光模块具有良好的品质。主要是包括眼图检测、接收灵敏度、老化检测、兼容性检测、光口检测和外观检测等。
眼图检测
眼图是确保光模块获得最佳信号的重要阶段。它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由于形状像一个睁开的眼睛,因此被形象的称为眼图。从眼图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光模块的数字信号质量。
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接收灵敏度
接收灵敏度是衡量光模块接收端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接收灵敏度越好,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小。
老化测试
老化检测是对光模块和组件进行寿命预测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光模块的应用环境不同其工作温度也不同,光模块出厂前必须在老化箱里面高低温老化测试,来验证光模块在极限环境下性能指标是否还能达标。
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检测主要是针对兼容模块做兼容性测试。将光模块插入到对应品牌的交换机上进行检测,通信正常则表示光模块通过该项测试。若是无法通信,则表示光模块不能与之兼容。
光口检测
光口检测是光模块在出厂前需要将光模块的光口进行放大检测。在光通信系统中,光纤的污染会导致损耗和反射,从而导致高错误率和网络性能下降。通过检查光模块的光口,我们将检查其是否有污垢和划痕。
外观检测
外观检查涉及在发货前检查光模块以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每个模块的外壳是否有划痕、污垢、颜色、光滑度、金手指是否有划痕和标签。通常,光模块质量不好外观也会有缺陷,而高质量的光模块外观是好的。
审核编辑:汤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