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实际部署过程中,运营商面临着光链路预算不足的挑战。特别是在郊区、农村和山区等地区,光缆距离长,导致无法正常开通服务,或者分光扇出效果不理想。此外,光缆熔接点多、质量不佳以及接头损耗大等问题,也使得在标准距离内开通服务变得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解决方案来提升PON网络的性能:
随着技术进步,10G的XGPON方案逐渐成为家庭宽带的升级选择。这种方案的下行波长为1577nm,上行波长为1270nm。与之相比,老一代的GPON/EPON方案的下行波长为1490nm,上行波长为1310nm。为了解决光链路预算不足的问题,需要对PON网络的上下行信号进行放大。
传统的EDFA放大器只能放大C波段的光,对于O波段则无能为力。OEO方案虽然可以实现放大,但需要先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再进行放大,最后重新调制为光信号。这种方法会增加时延,对OLT的设备兼容性提出挑战,并且在高速的10GPON中,使用FPGA实现这一方案也较为困难。
相比之下,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技术则更具优势。SOA能够全光放大,无时延,适用于O波段、C波段和L波段的光信号放大。因此,它被认为是解决PON网络部署中光链路预算不足问题的最佳方案。
利用天津见合八方公司的宽谱SOA器件制作的PON光放大器,仅需两款即可覆盖新旧PON网络的上下行波长。这不仅提高了网络的覆盖范围,也提升了接入率。
具体实现方式上,我们可以使用一只1550nm波长的SOA来放大1577nm和1490nm的下行光信号,以及一只1270nm波长的高灵敏度SOA来放大1270nm和1310nm的上行光信号。通过这两种SOA蝶型器件的组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运营商在部署PON网络时遇到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将SOA PON光放大器放在一级分光器侧;二是放在OLT侧;三是放在一级分光器侧,并延长至二级分光器的距离。此外,由于SOA光放大器属于全光放大,无时延,它可以灵活地布置在主干和枝干链路上,补偿超远距离链路的损耗。
总之,通过采用先进的SOA光放大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PON网络部署中遇到的光链路预算不足问题,从而提升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什么是PON网络
PON是英文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的简称。具有带宽大,可扩展性好,节省主干光纤等特点。PON网络是由OLT、ONU、ODN构成。OLT是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部署在运营商机房侧。ONU是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部署在用户侧,即用户家里,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是网络传输通道,部署在OLT和ONU之间。因ODN由无源器件组成,安装部署,维护都很方便。
现存问题
目前,涉及家庭宽带的PON网络,逐渐升级为10G的XGPON方案。但运营商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却经常遇到光链路预算不够的问题。如郊区、农村、山区光缆距离长,造成无法开通,或分光扇出达不到预期;亦或因光缆熔接点多,光缆质量不佳,接头损耗大等情况,造成在标准距离内无法开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PON网络的部署。
解决方案
现主流10G的XGPON/XGSPON下行波长为1577nm,上行波长为1270nm。老的GPON/EPON下行光波长为1490nm,上行波长为1310nm。要想解决光链路预算不足问题,就需要对PON网络的上下行光信号进行放大。说到光放大,首先想到的是EDFA,但EDFA只对C波段的光进行放大,无法解决O波段的放大问题。而OEO方案,是要先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对电信号放大后再重新调制为光信号。这增加了时延,对OLT来说设备兼容性差,对高速的10GPON用FPGA也难以实现。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制作的光放大器,全光放大无时延,可满足对O波和C,L频段光信号进行放大。是PON拉远的最佳解决方案。
利用天津见合八方的宽谱SOA器件制作的PON光放大器,只需2款就可覆盖新旧PON网络的上下行波长,提高PON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接入率。
实现方式
PON光放大器中用一只 1550nm波长的SOA,对PON网络下行的1577nm和1490nm波长的光信号进行放大。用一只 的1270nm波长的高灵敏度SOA,对1270nm和1310nm波长的上行光信号进行放大。这样用2款SOA蝶型器件为主制作的光放大器,就可解决运营商在部署PON网络时,因光链路预算不够而无法开通的问题。
方案一:SOA PON光放大器放在一级分光器侧
方案二:SOA PON光放大器放在OLT侧
方案三:SOA PON光放大器放在一级分光器侧,延长至二级分光器的距离
除上述3种方案外,SOA光放大器属全光放大,无时延,SOA PON光放大器可光网络情况级联使用。即可同时布置在主干和枝干链路上,补偿超远距离的链路损耗。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