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ER5路由器配置攻略:高效访问控制设置教程

访问控制是一种网络安全策略,它通过限定数据包的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以及生效时间,来控制局域网内的主机对外网的访问权限。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概念。
首先,访问控制的默认策略是“允许”,这意味着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包将会被允许通过。在设置访问控制时,单个IP使用掩码“/32”来标识,而所有IP则使用“0.0.0.0/32”来标识。此外,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均采用“IP+掩码”的方式表示,设置时需要将IP地址段转换为“IP地址+子网掩码”方式。
访问控制策略具有方向性,当我们设置允许访问的策略时,需要考虑发出以及返回的数据是否都可以通过。例如,局域网内主机A“192.168.1.10”可以访问所有服务,而主机B“192.168.1.11”只能收发电子邮件,主机C“192.168.1.12”只能浏览网页,其余主机则禁止访问所有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
1. 开放所有IP的“53”端口,以便于域名解析
2. 开放主机“192.168.1.10”的所有服务,确保其可以正常访问。
3. 开放主机“192.168.1.11”收发电子邮件权限,允许其在特定端口上进行通信。
4. 开放主机“192.168.1.12”浏览网页权限,允许其在特定端口上进行通信。
5. 访问控制缺省策略为“允许”,因此我们需要添加一条规则来禁止其他服务,确保网络安全
在设置访问控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生效接口域:ER访问控制为双向检测,即具有方向性。设置内网到外网的策略时,生效接口域应选择“LAN”;外网到内网的策略,生效接口域应选择“WAN”。
- 选择正确的生效接口域非常重要,否则所设置规则将不会生效。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确保局域网内的主机按照预定的策略对外网进行访问,提高网络安全。在实际应用中,访问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需求。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新访问控制策略,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访问控制通过数据包的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以及生效时间来控制局域网内的主机对外网的访问权限。

ER5路由器配置攻略:高效访问控制设置教程

1、访问控制默认策略为“允许”,即“不符合规则的允许通过”。

2、单个IP使用掩码“/32”标识,所有IP使用“0.0.0.0/32”标识。

3、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均采用“IP+掩码”的方式表示,设置时需要将IP地址段转换为“IP地址+子网掩码”方式。

4、控制策略具有方向性,设置允许访问的策略时需考虑发出以及返回的数据是否均可以通过。

:局域网主机A“192.168.1.10”不受限制,主机B“192.168.1.11”仅允许收发电子邮件,主机C“192.168.1.12”仅允许浏览网页,其余主机所有服务全部禁止。

【分析】:主机A开放其所有端口,主机B仅开放“53”、“25”与“110”端口,主机C仅开放其“53”与“80”端口,其余主机均禁止。

【设置】:

1、 开放所有IP的“53”端口。

生效接口域:ER访问控制为双向检测,即具有方向性,设置内网到外网的策略,则生效接口域应选择“LAN”,外网到内网的策略,生效接口域应选择“WAN”。

注意:必须选择正确的生效接口域,否则所设置规则将不生效。

2、开放主机“192.168.1.10”的所有服务。

3、开放主机“192.168.1.11”收发电子邮件权限

4、开放主机“192.168.1.12”浏览网页权限

5、访问控制缺省策略为“允许”,所以需要再添加一条规则禁止其他服务

规则完成如下图: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访问控制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