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低压线路中性线维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电力问题常常困扰着人们。比如,变压器中性线断线就可能导致电压升高,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本文将围绕中性线断线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展开探讨。
一、中性线断线的原因
1. 铜铝接头膨胀:变压器中性点和零线连接处,铜质桩头与铝质零线长期接触,在电流过大时,因膨胀系数不同,导致接触不良,甚至出现打火现象。
2. 中性线氧化:若中性线为铝绞线,接地体为铁质,长时间氧化后,中性线电阻增大,电流无法流入大地,导致中性线上产生电压。
3. 缺乏维护检修:电能计量箱内中性线桩头引出线氧化或发热松动,以及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的检查不严,都可能导致电压升高。
二、中性线断线带来的危害
1. 家用电器损坏:电压升高可能导致家用电器烧坏,如电视机、电冰箱等,给生活带来不便。
2. 照明灯和家用电器不能使用:负荷重的一相电压降低,导致照明灯和家用电器无法正常运行。
3. 安全隐患:长时间电压升高,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三、防范措施
1. 精心检修,不漏盲点:明确责任班组,责任到人。责任人需定期检查配电变压器,确保接地体和计量箱内桩头接触良好,三相负荷平衡,并测量接地电阻
2. 均衡配置负荷:用电高峰时段,监测三相电流,调整负荷,确保每相电流基本平衡。
3. 加强漏电总保护器零序电流检测:供电企业需重视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定期检测零序电流,消除隐患。
4. 更换铜铝过渡线夹:使用铜铝过渡线夹,减少长期运行中的铜铝电化腐蚀。
总之,中性线断线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加强维护检修、均衡配置负荷、加强漏电检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电压升高带来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台变压器因中性线断线发生故障,导致电压升高,烧坏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60多台。供电企业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带着家电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将烧坏的家电送维修部修理。相关部门虽然尽力挽回损失,但还是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不便。像这类电压突然升高烧坏家用电器的事例,每年各地都会发生,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低压线路中性线维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中性线断线分析

  中性线断线有两种情况:一是变压器中性点和零线连接处断开。变压器中性点的桩头是铜质的,而与之连接的零线往往是铝质的。当零线电流过大,铜铝接头受热后膨胀,因两种金属膨胀系数不一样,时间长了会导致接触点接触不良,有可能出现打火现象。如果发现或者检修不及时的话,就可能烧断零线。这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不为零,即出现零序电压。零序电压的出现,将造成三相电压中性点电位偏移,使负荷轻的一相电压升高,出现灯泡过亮、家用电器冒烟的现象,而负荷重的一相电压降低,照明灯和家用电器都不能使用。

  二是变压器中性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氧化。从中性点引出的中性线如果是铝绞线,而接地体是铁质的,连接处因材质不同,时间长了会发生氧化,使电阻增大,中性点的电流不能完整地流入大地,中性线上就会产生电压。

  导致低压线路电压升高的原因,一是平时缺乏维护检修,尤其是不能及时发现电能计量箱内的中性线桩头引出线氧化或发热松动情况;二是在供电设备周期巡视检修中,忽视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的检查;三是接地体周围过于干燥,或接地体严重锈蚀,接地电阻过大,导致中性点电压位移。

  低压线路维护措施

  要精心检修,不漏盲点。把“中性点”,即对以前巡视检修中的“盲点”明确责任班组,责任到人员。责任人应经常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接地体和计量箱内的各个桩头有无接触不良现象,检查三相负荷是否基本平衡。应该经常测量接地电阻的阻值,发现超过规定值,需查明原因,然后消除缺陷。为减少故障,设备连接处都使用铜铝过渡线夹,避免在长期运行中产生铜铝电化腐蚀。

  要均衡配置负荷。在冬季和夏季用电负荷高峰时,对三相电流进行监测,并测量每条线路节点的电流,发现差别较大时,随即进行负荷调整,确保每相电流基本平衡。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电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家用电器单相功率也比较大,如果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就会造成中性点电压偏移,这样既增加了供电的危险性,也增大了电能损耗。

  要加强漏电总保护器零序电流检测。漏电保护器不仅是安全用电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监测线路是否漏电的技术手段。供电企业要重视台区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经常检测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发现数值较大时,即查明原因,消除隐患。

  ◆知识链接

  导致家用电器烧坏的元凶主要是过电压。我国规定单相电压是220伏,允许波动在正负10%范围内,即在242~198伏之间都是合格的,低于这个标准,家用电器可能无法启动或不能正常使用,超过这个电压允许上限使用家用电器,电器就很危险,当电压达到380伏时,在几秒或几十秒之内,家用电器就会烧坏。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