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与优化策略

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且耗资巨大的项目,其维护工作至关重要。以下从规章制度、环境管理、技术维护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首先,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超级用户、机房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和用户等与系统相关的人员各司其职。规章制度应涵盖权限管理、数据备份故障处理等方面,确保系统安全。
其次,机房环境管理对信息系统设备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力负荷:机房内设备众多,总干路需具备足够的电力负荷。注意不能按设备工作电流设计负荷,因为设备启动时启动电流远大于实际工作电流。
2. 接地:安装标准的接地系统,降低触电、机器烧毁等事故风险。服务器应单独引线接地,接地电阻需符合标准。
3. 环境卫生:保持机房内清洁,防止灰尘对设备造成损害。设立过渡房间,要求工作人员换鞋、穿上工作服。注意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4. 防盗:机房内贵重设备较多,需安装防盗窗、防盗门等,并专人管理钥匙。
5. 防火:配备灭火器,禁止吸烟,确保防火通道畅通。
6. 温度与湿度:机房温度宜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安装空调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技术维护和管理方面,技术人员需定期检查计算机和网络工作情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具体包括:
1. 硬件维护:登记注册设备,定期检查,防止设备损坏。
2. 软件维护: (1)系统保护:采用硬件保护和软件保护两种方式,如硬盘保护卡、系统安全增强软件等。 (2)防范病毒:安装病毒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光驱、软驱等,降低病毒风险。
总之,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任务,需要从规章制度、环境管理、技术维护等多方面入手,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涉及的事情有很多,这里仅从规章制度、网络技术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谈。

  规章制度

  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使用的人员非常多,因此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规章制度主要明确超级用户、机房管理人员、网络管理、用户等与系统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每个人根据各自的情况有不同的规定。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机房环境管理

  机房的环境管理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其实环境对于信息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1.电力负荷 信息系统上有几十台以上的设备同时工作,所以机房的总干路要有足够的电力负荷。注意不能按设备的工作电流设计负荷,因为每个设备开启时,启动电流要远大于实际工作电流,如一台计算机的启动电流可以达到2.5安培,而稳定工作时只有0.5~0.8安培。
  信息系统还需要有自己的稳压系统。服务器要有独立的UPS系统,保证在突然断电后能有足够的时间关闭服务器,以免造成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2.接地 这也是一般建设机房容易忽视的一点。如果没有接地,很容易造成触电、机器烧毁等事故。如果在夏季,雷电交加时,就更危险了。所以要求在机房内安装标准的接地系统。
   服务器要有单独引线到接地体,与地面的电阻不应大于2Ω,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这个电阻不应大于1Ω。机房要专设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2Ω,而且各设备不能串接,要单独与接地干线连接。防雷接地要满足GB50057-94标准的要求,小于等于2Ω。
  接地体一般采用截面积为40×40mm2的角铁,每根约长2.5m,间距约5m垂直打入地下,顶端距地面约0.7~0.8m,顶端再用0.40×4m左右的扁铁全部焊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接地系统,接地引线与扁铁紧固连接。
  3.环境卫生 计算机是精密的设备。灰尘成为人们所忽视的一大杀手。灰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教室的窗户,另一个是来往的人员,而人员本身带的尘土主要是来自于鞋,最好应有一个过渡房间,换鞋,穿上工作服。另外,要注意保持一定的通风,设备和地板等会挥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人体不利。
  4.防盗 机房是贵重设备集中的地方,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又是小而贵重的,所以,机房要有防盗系统,在窗子上安装防盗窗,最好是带锁的能打开的,这主要是防火的一种要求。最好安装防盗门,钥匙要由专人负责。
  5.防火 防火是老生常谈的安全常识。室内应配备灭火器,不能出现明火,吸烟应是绝对禁止的。同时,应保证防火通道的通畅,以备人员及时撤离。
  6.温度与湿度 机房的温度宜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机房内安装空调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保护对温度很敏感的计算机设备的一种有效方法。

  技术维护和管理

  技术方面的维护和管理主要是对技术管理人员而言的。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计算机及网络的工作情况,及时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1.硬件维护
  计算机内部有各种板卡,移动时容易变型,因此不要随意搬动设备,更不能有碰撞。设备要进行登记注册,定期检查,不能随意借用。
  2.软件维护
  (1)系统保护
  可以采用硬件保护和软件保护两种方式保护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硬件保护一般是安装硬盘保护卡,也是推荐的一种方式。硬盘保护卡恢复数据快(开机瞬间即可完成),不占用硬盘空间和系统资源,稳定性好,安装使用简便,保护全面。但是需要注意硬盘保护卡对硬件和操作系统有一定的兼容要求。
  软件保护一般有硬盘保护卡模拟软件和系统安全增强软件两种。
  硬盘保护卡模拟软件类似于纯硬件的硬盘保护卡,但是要占用一定的硬盘空间和系统资源,这就要求这种软件要对操作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自身稳定性高。
  系统安全增强类软件主要是对软件系统进行一些安全方面的功能增强,比如文件只读保护和隐藏、网络集中管理、计时、使用历史记录等。
  (2)防范病毒
  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CIH病毒、近期流行的电子邮件类病毒、木马类黑客程序,对于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服务器特别需要注意防范。
  防范病毒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A.硬件系统防范。有的主板就带有此技术,比如联想的无敌锁、宙斯盾等。
  B.病毒防火墙。现在病毒防护软件一般都具备了此技术,软件在后台自动运行,时刻对各种操作过程中的文件进行扫描检查,将病毒杀死在发作之前。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只能作为一种预防措施来使用。
  C.从物理上隔绝病毒。不要接受不明来历的软件或文件,关闭或封锁计算机的光驱、软驱,禁止使用外来光盘和磁盘。
  总之,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与优化策略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