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光传输速率的提升至100G,其采用的调制接收技术和信道均衡技术与其他2.5G、10G、40G光传输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在100G光传输系统中,信道均衡包括色散补偿等,都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实现,这使得信道均衡补偿算法可以置于发射机或/和接收机。由于各厂家信道均衡算法不同,导致信道均衡能力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分配方案不一致,无法界定一个参数模版对100G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性能进行优劣好坏评估。
事实上,100G发射机和接收机是一个互补的整体,对其性能的评估不宜分离割裂开来。在此背景下,关于100G WDM系统传输性能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委托中国电信牵头起草的《N×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中,采用了“Rn参考点纠错前误码率(Pre-FEC)”作为评估指标。此举的主要原因是:基于50GHz的N×100Gbit/s WDM系统目前采用常规OSNR测试方法无法实现在线测试,新的测试方法尚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便于在线评估N×100Gbit/s WDM系统性能的辅助指标,以进一步增强N×100Gbit/s WDM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
Rn参考点纠错前误码率(Pre-FEC BER)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辅助手段之一,其意义不言而喻。Pre-FEC BER是指在Rn参考点纠错前,系统所检测到的误码率。该指标能够反映系统在传输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对系统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100G光传输系统中,还涉及到其他关键指标,如:信号功率、信噪比(SNR)、色散补偿等。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100G光传输系统性能评估的完整体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有助于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总之,100G光传输技术在长距离光传输领域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系统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光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OFweek光通讯网,基于数字相干接收PM-QPSK调制的100G光传输技术在长距离光传输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不仅仅体现在100G光传输性能的巨大提升和建网运维的显著优势上,更是由于其为后续更高速率传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当光传输速率提升到100G以后,由于其所采用的调制接收技术和信道均衡技术不同,光传输性能评价和监测上与以往的2.5G/10G/40G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的光传输系统中,线路损伤的补偿和均衡大都在线路上通过光域补偿器件完成,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信道均衡能力比较弱,因而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定义相关的模版参数就足以评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性能。而对于基于数字相干接收的100G光传输,其包括色散补偿在内的信道均衡都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实现,信道均衡补偿算法可以置于发射机或/和接收机。由于各厂家信道均衡算法不同,信道均衡能力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分配方案不一致,无法界定一个参数模版对100G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性能进行优劣好坏评估。实际上100G发射机和接收机是一个互补的整体,对其性能的评估不宜分离割裂开来沿用以前的评估方式进行分析。
图1:100G性能监测点
关于100G WDM系统传输性能的评估,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委托中国电信牵头起草的《N×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中采用了“Rn参考点纠错前误码率(Pre-FEC)”作为评估指标。《N×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中也介绍了采用该指标的原因,即“基于50GHz 的N×100Gbit/s WDM 系统目前采用常规OSNR 测试方法无法实现在线测试,新的测试方法尚不成熟,这样N×100Gbit/s WDM 系统中采用OSNR 指标进行在线运行维护时将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便于在线评估N×100Gbit/s WDM 系统性能的辅助指标,以进一步增强N×100Gbit/s WDM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Rn参考点纠错前误码率(Pre-FEC BER)则是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