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光纤入户难题多:专家解析解决之道

今年3月份,工信部宣布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光纤入户覆盖3500万户家庭。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如预期,光纤入户难、宽带不宽等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光纤入户究竟有多难?有哪些原因?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光纤入户面临的困境。一位师傅每天能安装10户ADSL宽带,但光改工程每天只能完成2户。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光改成本高,资费贵,运营商、设备商、用户三方难以协调; 2. 物业收取进场费,运营商与物业双方难以协调; 3. 我国大部分建筑,尤其是老旧小区,内部并没有预埋光纤线路,这使得改造更加困难,安装时间更长; 4. 光改后,固话必须接电源,停电时会影响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 5. 有些人需要光纤入户,有些人不需要,统一规划困难,运营商面临压力。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提出了“光铜”结合、混合部署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利用铜线的某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带宽,达到12M甚至16M;另一方面,外国电信设备商去年公布的新技术“VDSL2Vectoring”已实现了在使用铜缆的条件下,将家庭带宽提升至100M。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指出,我国绝大部分建筑物内部并没有预埋光纤线路,要大规模实施光纤入户,就需要在现有建筑内部重新铺设光缆。而光纤不耐拉力和弯曲的特性,决定了其布设比铜缆困难得多。因此,“光纤+铜线”的组合方式可以作为目前宽带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和选择。
具体来说,以下措施可以帮助解决光纤入户难题:
1. 降低光改成本,合理制定资费标准,协调各方利益; 2. 优化物业进场费政策,提高运营商与物业之间的沟通效率; 3. 政府加大投入,对老旧小区进行光纤线路改造,缩短安装时间; 4. 研发新型光纤产品,提高光纤的抗拉力和抗弯曲能力; 5. 推广“光铜”结合、混合部署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总之,光纤入户难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逐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更高速、更稳定的网络服务,助力我国信息化建设

  今年3月份工信部曾对外宣布,计划在年内实现全国光纤入户覆盖3500万户家庭,但如梦方醒,“光纤入户难”、“宽带不宽”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光改工程的实施让中国网民们一度翘首期待,但现实残酷,改造进程慢的让人无法忍受,太多的用户表示了气愤和不满。我国宽带网络建设呈现出来的弊病越发堪忧,整改迫在眉睫。光纤入户真的那么难?原因是什么?就没有解决方法

光纤入户难题多:专家解析解决之道

  原来一个师傅每天能装10户ADSL宽带,光改每天只能完成2户

  光纤入户,绊脚石太多

  1、光改成本高,资费贵,运营商、设备商、用户三方难协调;

  2、物业收取进场费,运营商、物业双方难协调;

  3、我国大部分建筑,老旧小区内部并没有预埋光纤线路,这使得改造更难,安装更耗时;

  4、光改后,固话必须接电源,停电了有急事很纠结;

  5、有人需要就有人不需要,很难统一,运营商压力大。

  当然,在中国这种人口众多,关系复杂的环境下,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光纤入户难,早就在情理之中。

  专家支招:“光铜”结合,混合部署

  此前有报道称,除了通过光纤改造提高网速,利用铜线的某些技术也能使带宽达到12M,甚至16M。另外还有消息称,一家外国电信设备商去年公布的新技术“VDSL2Vectoring”已实现了在使用铜缆的条件下,将家庭带宽提升至100M。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表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物内部并没有预埋光纤线路,要大规模实施光纤入户,就意味着要在现有的建筑内部重新铺设光缆。光纤本身不耐拉力和弯曲的特性,决定了光纤的布设比铜缆困难得多。他认为,“光纤+铜线”的组合方式可以作为目前宽带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和选择。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