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ARP的这种便捷性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比如,ARP欺骗就是利用了这一机制。ARP欺骗可以发生在同一局域网内的两台主机之间,当一个主机接收到不应属于它的ARP应答时,它可能会错误地将IP地址和物理地址记录下来。这就像是你接到了一个假朋友的问候,却误以为真的是他一样。
ARP欺骗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中间人攻击。在这种攻击中,攻击者可以拦截和修改数据包,从而导致信息泄露或网络故障。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网络中断,甚至威胁到网络安全,比如导致网游、网银账号被盗等严重问题。
为了防止ARP欺骗,传统的做法是在路由器和计算机上进行双向绑定。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防止互联网上的欺骗,但对于内网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安全却没有保障。同时,这种方法还需要在每台计算机上添加批处理文件,对于大型网络来说,这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网络中出现了更高级的防护措施,比如二层网关交换机的四元绑定功能。这种技术通过分析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可以有效杜绝ARP欺骗报文的转发,同时保障内部和外部网络安全。
以某企业网络结构为例,假设有26台主机和1台文件服务器连接到一台交换机TL-SL5428。为了设置ARP防护,首先需要在交换机上设定绑定列表。这可以通过手动添加或扫描绑定来完成。例如,可以手动将文件服务器和两台局域网主机绑定到交换机的特定端口。
接着,需要确认网络中的特殊端口,并将与交换机或路由器级联的端口设置为特殊端口。最后,设置ARP防护功能,启用“防ARP欺骗”并提交。
通过这样的设置,即使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也能有效地防止ARP欺骗,保障网络的稳定和安全。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也为网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ARP简介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网络层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物理地址。网络上的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主机的数据链路层地址(包括MAC地址)进行转发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所以这就需要将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地址。
ARP欺骗
按照ARP协议的设计,一个主机也会接收不是自己主动请求的ARP应答,并将应答中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添加到ARP表中,这样设计是为了减少网络上过多的ARP通信量,但同时也为“ARP欺骗”创造了条件。
ARP欺骗的方式有多种,中间人攻击、网关欺骗、主机欺骗等等。一般来说,ARP欺骗攻击的后果非常严重,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大面积频繁掉线,严重的会威胁到网络安全,如网游、网银的帐号被盗等安全问题。
ARP防护
传统的ARP防护措施是在宽带路由器和计算机上进行双向绑定,但是仍然存在两个不足:
1、每台计算机上均需要添加批处理文件,对于大中型的网吧、校园网等来说,工作量太大;
2、传统的双向绑定只保证上互联网不受欺骗,但是内网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安全没有保障;
综合以上两个不足及ARP攻击的特点,二层网关交换机的四元绑定功能给出了有效的防ARP攻击解决方案。通过对交换机每个端口进行分析,杜绝ARP欺骗报文从任何一个端口转发,同时保证了内部和外部网络安全。
某企业网络结构如下图,交换机TL-SL5428下接有26台主机,1台文件服务器。
1、设定绑定列表。绑定列表添加的方式有“手动绑定”和“扫描绑定”两种。这里手动添加文件服务器和两台局域网主机进去分别到交换机的27、1、2口。
添加完成如下图:
如果局域网电脑较多,我们可以采取扫描绑定的方式,设定扫描“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后,点击扫描。
得到扫描结果后,选择需要绑定的条目,“防护范围”选择“ARP防护”后点击“绑定”按钮。
绑定后可以在绑定列表中查看相应条目。
2、确认网络中的特殊端口,特殊端口是针对交换机而言的,交换机对特殊端口的ARP报文直接转发。可将与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级联的端口设置为特殊端口,上图中可将28号端口设置为特殊端口。
3、设置ARP防护功能。选定特殊端口28后,启用“防ARP欺骗”并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