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布线设计需提前规划。与土建、消防、空调、照明等安装工程密切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冲突,提高施工效率。
其次,弱电布线应走独立的弱电井,以降低电磁干扰。同时,楼层配线间和主机房应适当增大,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网络物理层的铺设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石。
再者,合理规划信息点和电源点的布局。尽量增加布线点,采用双孔面板(语音和数据),并确保电源点与信息点相邻。由于综合布线是一次性工程,提前规划有助于避免后期修改的麻烦。
另外,不要过度理想化综合布线系统。避免将专用网络集成到综合布线中,以免影响系统性能。电话网、计算机网和楼宇自控网已足够满足综合布线需求。
在选择布线方案时,应考虑网络设备的发展趋势。水平布线采用五类或五类以上线缆,保证数据和语音互换;垂直布线采用光纤和数缆,提高系统稳定性。对于点较多的建筑,光纤备份比线缆更具优势。
随着光产品价格的下降,大开间布线时应考虑增加光点,有利于网络建设。在铺设DG管时,采用直径较大的管道,并留有足够余量。铺设光缆时,注意转弯半径,避免链路损耗。检查每条光缆,特别是光接点面板盒,确保光缆转角半径合适。
此外,随着光熔接设备降价,可以考虑采用尾纤与光纤熔接的方式,提高光路质量。在布线产品选择上,不必片面追求品牌。近年来,国内厂家生产的非屏蔽线、光缆、模块等网络设备在性能上已达到行业标准,且价格优势明显,可以考虑使用国内产品。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并非难以理解。只要掌握其原理,多对比产品性能,定能打造出价廉物美的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上要点,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点:必须提前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跟土建、消防、空调、照明等安装工程互相配合好,免得产生不必要的施工冲突。
二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弱电应走自己的弱电井,减少受电磁干扰的机会,楼层配线间和主机房应尽量安排得大一些,以备发展和维修所需。对于网络,物理层的铺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基础。
三点:尽量多布一些点,采用双孔面板(一个语音,一个数据),跟电配合好,在信息点附近布电源点。由于综合布线一般来说是一次性到位的工程,线布好了,要更改布线相对困难,而通信设备随着发展是越来越多,所以多布一些较为稳妥。
四点:不要把综合布线过于理想化,不要把一些较为专用的网络也集成到综合布线上。综合布线把电话网、计算机网、楼宇自控网集成到一起已经足够了。
五点:随着网络设备飞速发展,在选择方案时应尽量开阔一些,水平采用五类或五类以上,保证数据和语音可以互换,垂直采用光纤加大对数线缆,对于一些点较多的建筑,应采用光纤做数据备份而不是用线缆
六点:由于光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调,大开间布线应考虑多布一些光点,这样对网络建设有利。
七点:铺设DG管时要采用直径较大的,要留有余量。铺设光缆时要特别注意转弯半径,转弯半径过小会导致链路严重损耗,仔细检查每一条光缆,特别光接点的面板盒,有的面板盒深度不够,光点做好以后,面板没装到盒上时是好的,装上去以后测试就不好,原因是装上去后光缆转角半径太小,造成严重损耗。
八点 :随着光熔接设备的降价,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放弃传统的ST、SC头的制作方法,采用尾纤与光纤相熔接的做法更能够保证光路质量。
九点 不要片面追求布线产品的品牌,进几年来,其实国内的一些厂家生产的非屏蔽线、光缆、模块等其他的网络设备性能上已进达到行业标准,价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可以考虑用我们自己的产品。
以上几点是在工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其实综合布线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项目,只要懂得它的原理,多多对比产品性能就一定能作出价廉物美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