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MSTP技术凭借其资源独占和刚性带宽保证的优势,长期占据着集团客户专线解决方案的主流位置。然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VoIP、视频监控、高速上网、大数据等应用的普及,对专线业务的带宽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MSTP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其传统承载方案已经无法满足集团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此同时,PTN技术作为新一代传送网技术,已经在现网布放超过33万端,实现了对全部本地网的覆盖。PTN在承载基站回传业务及OLT数据业务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集团客户接入领域,单一的解决方案和较高的产品价格成为制约其产业应用的关键因素。
面对新的挑战,集团客户接入业务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MSTP技术对以太网业务的承载效率不高,而刚性管道和高昂的扩容成本进一步限制了SDH网络对大带宽业务的接入承载能力。
其次,使用传统方式接入的集团客户业务难以平滑地过渡到新建的PTN网络。
再者,现有的边缘接入方式,如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无法实现远程管理,难以满足集团客户接入日益提高的可靠性要求。
此外,现有边缘接入方式无法实现与大网的OAM互通,无法提供完善的QoS保障。边缘设备也不支持PTN技术,无法感知大网故障,不利于快速故障定位。
城域PTN接入层设备类型单一,难以适应集团客户接入的多场景、多业务需求。而且,使用城域PTN接入层设备作为末梢用户端设备,成本高昂,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运营商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优化现有技术,提高MSTP和PTN技术在集团客户接入领域的应用效率;另一方面,研发适用于集团客户接入的新型边缘接入设备,如支持远程管理的设备、具备OAM互通功能的设备等。
总之,集团客户接入业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运营商不断创新,寻求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新技术、新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为集团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前言
专线(特别是集团客户专线)业务一直以来都是运营商的优质业务。随着运营商全业务竞争的日渐激烈,高ARPU值,高用户粘性的集团客户接入业务成为了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同时,由于集团客户专线对可靠性、安全性以及QoS保障的高要求,能否承载此类业务也成为了检验技术和产品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分组传送网(PTN)自2009年第一次大规模集采商用以来,现网布放已经超过33万端,基本实现了全部本地网的覆盖。通过较长时间的现网应用,PTN在承载基站回传业务及OLT数据业务等方面已经体现出了较强的承载能力,但是在集团客户接入领域,单一的解决方案与高企的产品价格已经成为一道坎儿,制约着PTN的产业应用。
集团客户接入面临新的挑战
一直以来,集团客户专线业务的核心需求集中于“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QoS等级”等几个方面。MSTP技术以其资源独占和刚性带宽保证的特点在过去的10年里牢牢占据着主流解决方案的位置。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以及VoIP、视频监控、高速上网、大数据等应用的普及,专线业务的带宽需求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对未来新业务的预期所带来的潜在带宽需求也已经纳入到集团客户的考虑范围之内。在此形势下,传统的MSTP承载方案显得越发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当前的PTN网络侧重点在于基站接入,尚未充分考虑集团客户接入的需要,缺乏适合的接入层解决方案成为了PTN承载专线业务的一大障碍:
(1)MSTP对以太网业务的承载效率不高,刚性管道和高昂的扩容成本则进一步限制了SDH网络对大带宽业务的接入承载能力。
(2)使用传统方式接入的集团客户业务无法平滑接入到新建的PTN网络。
(3)现有的边缘接入方式(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无法实现远程管理,不符合集团客户接入越来越高的可靠性要求。
(4)现有的边缘接入方式无法实现与大网的OAM互通,无法提供完善的QoS保障。
(5)边缘设备不支持PTN技术,无法感知大网的故障,不利于快速故障定位。
(6)城域PTN接入层设备类型单一,难以适应集团客户接入的多场景、多业务要求。
(7)使用城域PTN接入层设备作为末梢用户端设备,成本高昂,长期来看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