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光模块的工作温度。一般来说,光模块的工作温度范围在0-70℃之间,这是指外壳的温度。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光模块的工作温度可以分为商温、工温和扩展级温度,分别对应0-70℃、-40℃-85℃和-20℃-85℃。
接着,我们关注光模块的工作速率。工作速率越高,光模块的价格也越高。目前,常用的光模块速率包括155M、1.2G、10G、25G、40G、100G,以及更高速率的200G、400G和800G。工作速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光模块所能承载的业务量。
此外,工作电压也是光模块的一个重要指标。所有光模块的工作电压都要求在3.3V左右,允许波动幅度为5%。也就是说,光模块的工作电压应在3.135-3.465V之间。
在光模块的发射端,我们需要关注发射光功率、消光比和中心波长这三个指标。发射光功率是指光源的输出光功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光模块造成损害。消光比是衡量光模块质量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全调制条件下激光器在发射全“1”码时的平均光功率与全“0”码时发射的平均光功率比值的最小值。中心波长则是激光发射的主要波长,对于特定波长的通信来说至关重要。
至于接收端,我们需要关注接收光功率、过载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这三个指标。接收光功率是指在一定误码率条件下,接收端组件所能接收的最小平均输入光功率。过载光功率是指接收光功率的上限,而接收灵敏度则是下限。这三个指标共同决定了光模块接收光信号的能力。
总之,光模块的性能指标对于其质量和应用效果至关重要。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我们在选购和使用光模块时,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通信需求。
光模块的厂家有很多,国内的和国外的,品牌的和兼容的。虽然做各式各样光模块的厂家都有,但是光模块不管怎么做,其协议都必须统一。以下是格凌科技整理的光模块通用指标。
一、工作温度
光模块的工作温度一般为0-70℃,这里的温度指的是外壳温度,光模块的工作温度有三种,商温:0-70℃;工温:-40℃-85℃;还有一种介于商温和工温之间的扩展级温度-20-85℃;
二、工作速率
光模块的工作速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模块价格的高低,低速率的低价,高速率的高价,目前常用的光模块速率有155M、1.25G、10G、25G、40G、100G,还有更高速率的200G、400G甚至800G。工作速率高低代表着所能承载的业务量的高低;
三、工作电压
所有光模块的工作电压都要求在3.3V左右,允许波动幅度为5%。既光模块工作电压在3.135-3.465V之间为正常值;
四、发射端
光模块发送端指标主要包括:发射光功率、消光比、中心波长。
发射光功率指的是发射端光源的输出光功率,一般理解为光的强度。各种不同速率、波长和传输距离的光模块发射光功率要求不同,发射光功率要在一个正常值之内,发射光功率过高容易导致接收端器件损坏,过低会导致光模块收不到光;
消光比是指全调制条件下激光器在发射全“1”码时的平均光功率与全“0”码时发射的平均光功率比值的最小值,单位为dB,衡量光模块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即使是纯度最高的激光,也有一定的波长分布范围。例如,如果需要产生波长为1550nm的激光,那最终能实现的是在1549~1551nm的激光,只不过1550nm这个波长的光能量最大,这就是所谓的中心波长;
五、接收端
接收端的指标主要包括;接收光功率、过载光功率、接收灵敏度。
接收光功率是指光模块在一定的误码率条件下,接收端组件所能接收的最小平均输入光功率,单位是dBm;接收光功率的上限为过载光功率,下限为接收灵敏度。即接收光功率在过载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之间为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