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光模块关键参数解析:传输速率与发射功率详解

信息时代,光模块在数据传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将从光模块的基本概念、关键参数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解析光模块的世界。
首先,光模块的传输速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每秒可以传输的比特数,如百兆、千兆、10GE等。这个速率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的快慢。
接下来,我们谈谈光模块的两个关键参数:发射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发射光功率是指发射端的光强,而接收灵敏度是指可以探测到的光强度。这两个参数对传输距离有着重要影响。通常,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受限于损耗和色散两个方面。
损耗限制公式可以用来估算损耗受限距离,即(发射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光红衰减量。值得注意的是,光纤衰减量和实际选用的光纤有关。目前,G.652光纤在1310nm波段可以达到0.5dB/km,在1550nm波段可以达到0.3dB/km甚至更佳。对于百兆、千兆的光模块,色散受限远大于损耗受限,因此可以忽略色散的影响。
10GE光模块遵循802.3ae标准,其传输距离和选用光纤类型、光模块光性能密切相关。饱和光功率值是指光模块接收端最大可以探测到的光功率,一般为-3dBm。当接收光功率大于饱和光功率时,会导致误码产生。
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分为短距、中距和长距三种。一般来说,2km及以下的为短距离,10~20km为中距离,30km、40km及以上的为长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受限于损耗和色散。损耗是指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导致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在传输距离的累积中,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从而产生脉冲展宽,无法分辨信号值。
因此,用户在选择光模块时,需要根据实际组网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模块以满足不同的传输距离要求。此外,中心波长也是光模块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常用的光模块中心波长主要有三种:850nm波段、1310nm波段和1550nm波段。其中,850nm波段多用于短距离传输,而1310nm和1550nm波段多用于中长距离传输。
总之,光模块在数据传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光模块的基本概念、关键参数以及实际应用,对于我们在选择和使用光模块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光模块传输速率:指每秒传输比特数如百兆,千兆,10GE等。

光模块关键参数解析:传输速率与发射功率详解

    2、光模块发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发射光功率指发射端的光强,接收灵敏度指可以探测到的光强度,这两个影响传输距离的重要参数。光模块可传输的距离主要受到损耗和色散两方面受限。

    耗限制公式:损耗受限距离= ( 发射光功率接收灵敏度) /光红衰减量来估算。

    光纤衰减量和实际选用的光纤相关。一般目前的G.652光纤可以做到1310nm波段0.5dB/km , 1550nm波段0.3dB/km甚至更佳。50um多模光纤在850nm波段4dB/km 1310nm波段2dB/km。对于百兆、千兆的光模块色散受限远大于损耗受限,可以不作考虑。

    3、10GE光模块遵循802.3ae的标准,传输的距离和选用光纤类型,光模块光性能相关。

    4、饱和光功率值指光模块接收端最大可以探测到的光功率,一般为-3dBm。当接收光功率大于饱和光功率的时候会导致误码产生。

    5、传输距离:

    光纤模块的传输距离分为短距、中距和长距三种。-般认为2km及 以下的为短距离, 10 ~ 20km的为中距离,30km、40km及以上的为长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主 要是因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有一定的损耗和色散。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

    因此,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组网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模块,以满足不同的传输距离要求。

    6、中心波长

    中心波长指光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光波段。目前常用的光模块的中心波长主要有三种:

    850nm波段、1310nm波段以及 1550nm波段

    850nm波段:多用于短距离传输

    1310nm和1550nm波段:多用于中长距离传输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等使用波段跟传输距离见上图。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传输速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