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数据中心容器网络技术全面解析

容器技术,尤其是docker,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它将软件和依赖环境打包,实现应用之间的隔离,并在多个操作系统上运行。虽然容器技术与虚拟机技术在概念上相似,但它们在实现层面有所不同。容器主要针对应用层面的隔离,而虚拟机则是针对物理资源层面的隔离。容器技术解决了许多虚拟化技术的痛点,通常与虚拟机技术结合使用。
容器技术的普及给数据中心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网络部分也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衍生出多种容器网络解决方案。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容器网络方案。
Calico容器网络采用纯三层网络模型,每个容器都通过IP直接通信,并通过路由转发找到对方。Calico使用BGP路由协议,使全网所有的Node和网络设备都能记录到全网路由。这种方案在传统网络中已有广泛应用,因此对网络路由规格要求较高。Calico的优点在于简化了转发过程,提高了效率。
Flannel是一种覆盖网络,将TCP数据包装在另一种网络包中进行路由转发和通信。Flannel支持多种数据转发方式,其中VXLAN技术最为流行。Flannel为每个主机分配一个subnet,容器从该subnet中分配IP,实现跨主机通讯。Flannel的优点在于可以平滑过渡到SDN网络,实现网络自动化部署和智能化运维。
Weave也是一种覆盖网络,将不同主机上的容器网络虚拟成一个类似本地网络的网络。Weave允许容器通过域名直接通信,无需NAT或端口映射。Weave通过在容器集群的每个主机上启动虚拟路由器,形成互联互通网络拓扑。Weave的优点在于无需修改应用代码,简化了容器之间的通信。
三种容器网络方案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Calico最简单,Flannel次之,Weave最复杂。从网络技术来看,Flannel和Weave都是网络封装技术,区别在于封装的位置在网络设备上还是主机上。
随着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容器技术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容器技术解决了虚拟机的使用限制,但同时也给数据中心网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各种容器网络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数据中心在选择容器网络方案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权衡,以实现网络与容器技术的最佳融合。

容器技术很火,经常为人所提及,尤其是开源容器工具docker,已在不少数据中心里有广泛应用。容器主要是对软件和其依赖环境的标准化打包,将应用之间相互隔离,并能运行在很多主流操作系统上。这样看来容器和虚拟机技术很类似,容器是APP层面的隔离,而虚拟化是物理资源层面的隔离,容器解决了虚拟技术的不少痛点问题,很多时候容器可以和虚拟机结合在一起使用,这也是目前数据中心主流的做法。

数据中心容器网络技术全面解析

容器的到来给数据中心网络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为了适配容器,网络部分也需要随之调整,所以围绕容器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网络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来介绍一下几种容器网络方案技术。

Callico

Callico容器网络和其他虚拟网络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采用overlay网络做报文转发,提供了纯三层网络模型。三层通信模型表示每个容器都通过IP直接通信,中间通过路由转发找到对方,容器所在节点类似于传统路由器,提供了路由查找功能,要想路由工作能够正常,每个容器所在的主机节点必须有某种方法知道整个集群的路由信息,Callico采用 BGP路由协议,全称是 Border Gateway Protocol。通过BGP,使得全网所有的Node和网络设备都记录到全网路由,可以看到这种方式会产生很多的无效路由,对网络设备路由规格要求较大,整网不能有路由规格低的设备。

BGP是一种成熟的网络路由协议,在传统网络中就有广泛使用,如此网络部分天然就可以对Callico进行支持,只不过对网络路由规格要求高一些。另外,Callico实现了从源容器经过源宿主机,经过数据中心路由,然后到达目的宿主机,最后分配到目的容器过程,整个过程中始终都是根据BGP协议进行路由转发,并没有进行封包,解包过程,这样转发效率就会快得多。所以,往往技术越简化,执行效率越高效,这是Callico容器网络的技术优势

Flannel

Flannel是CoreOS提出用于解决容器集群跨主机通讯的网络解决方案。Flannel实质上是一种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也就是将TCP数据包装在另一种网络包里面进行路由转发和通信,目前已支持UDP、VXLAN、AWS VPC、GCE路由等数据转发方式,其中以VXLAN技术最为流行,很多数据中心在考虑引入容器时,也考虑将网络切换到Flannel的VXLAN网络中来。Flannel为每个主机分配一个subnet,容器从此subnet中分配IP,这些IP可在主机间路由,容器间无需NAT和端口映射就可以跨主机通讯。

Flannel让集群中不同节点主机创建容器时都具有全集群唯一虚拟ip地址,并连通主机节点网络。Flannel可为集群中所有节点重新规划ip地址使用规则,从而使得不同节点上的容器能够获得“同属一个内网”且“不重复的”的IP地址,让不同节点上的容器能够直接通过内网IP通信,网络封装部分对容器是不可见的。源主机服务将原本数据内容UDP封装后根据自己的路由表投递给目的节点,数据到达以后被解包,然后直接进入目的节点虚拟网卡,然后直接达到目的主机容器虚拟网卡,实现网络通信目的。

Flannel虽然对网络要求较高,要引入封装技术,转发效率也受到影响,但是却可以平滑过渡到SDN网络,VXLAN技术可以和SDN很好地结合起来,值得整个网络实现自动化部署,智能化运维和管理,这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所以,Flannel舍弃了传统网络,完全新建一套覆盖网络来支持容器,较适合于新建数据中心网络部署

Weave

Weave实质上也是覆盖网络,Weave可以把不同主机上容器互相连接的网络虚拟成一个类似于本地网络的网络,不同主机之间都使用自己的私有IP地址,当容器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主机上时,通过Weave可以简化这些容器之间的通信。

Weave网络中的容器使用标准的端口提供服务(如MySQL默认使用3306),管理微服务是十分直接简单的。每个容器都可以通过域名来与另外的容器通信,也可以直接通信而无需使用NAT,也不需要使用端口映射或者复杂的联接。部署Weave容器网络最大的好处是无需修改你的应用代码。Weave通过在容器集群的每个主机上启动虚拟路由器,将主机作为路由器,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拓扑,在此基础上,实现容器的跨主机通信。

要部署Weave需要确保主机Linux内核版本在3.8以上,Docker1.10以上,主机间访问如果有防火墙,则防火墙必须彼此放行TCP 6783 和UDP 6783/6784这些端口号,这些是Weave控制和数据端口,主机名不能相同,Weave要通过主机名识别子网。Weave网络类似于主机Overlay技术,直接在主机上进行报文流量的封装,从而实现主机到主机的跨Underlay三层网络的互访,这是和Flannel网络的最大区别,Flannel是一种网络Overlay方案。

三种容器网络方案,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就看数据中心如何选择了,从难易度上来讲,Callico最简单,其次Flannel,Weave最复杂,从网络技术来看,Weave和Flannel都是网络封装技术,区别在于封装的位置在网络设备上还是主机上。下图详列了下三种容器网络方案的特点对比:

从物理机到虚拟机,再到容器,这是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容器解决虚拟机的使用限制,但也将网络引入更复杂的境地,数据中心网络要去适应这种变化,要去适配容器,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种容器网络方案,这些方案都是为容器而生,从网络层面去适配容器,是数据中心向容器进化所必须的。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容器技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