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是一种数字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将多个用户的信号分配到不同的码道上,实现多用户同时传输数据。CDMA技术最初由美国高通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并于1995年正式商用。
CDMA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频率利用率高:CDMA系统允许在同一频率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
2. 抗干扰能力强:CDMA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通信质量。
3. 系统容量大:CDMA系统能够容纳更多的用户同时通信,适合大容量网络。
4. 软切换技术:CDMA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可以实现平滑切换,降低通话中断的概率。
5. 保密性强:CDMA技术通过码分多址实现加密传输,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CDMA技术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信网络,如美国的CDMA 2000和中国的TD-SCDMA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CDMA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如向4G、5G网络技术过渡。
CDMA(码分多址复用技术)是一种由Qualcomm定义的蜂窝技术,用于IS-95和IS-2000标准。它通过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实现多用户访问同一频带,具有抗干扰和免疫网络冲突的优点。CDMA技术特点包括:信号带宽大于信息所需带宽、通过独立代码扩展带宽、接收端同步代码恢复数据。随着市场需求增加,CDMA已发展至CDMA 2000,支持3G服务,旨在实现随时随地访问服务。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
WCDMA无线接入网络(UTRAN)包括Iu、Iur和Iub接口。Iu接口连接RNC与核心网,分为IuCS和IuPS;Iur接口用于RNC间软切换;Iub接口连接RNC与Node B。目前Iu接口和Iur接口开放,Iub接口开放技术上可行。公司正推动Iub接口开放,已与Motorola实现对接。
WCDMA系统中,终端注册网络后分配至寻呼组,由PI标识。寻呼指示(PI)周期性在PICH信道出现,终端监测到全1 PI后译码PCH帧查看寻呼信息。PICH每帧传300比特,其中288比特用于传送PI,寻呼分辨率越高,终端唤醒次数越少,待机时间越长,但寻呼响应时间也越长。
中国电信通过收购联通CDMA网络,获得移动通信牌照,开启了全业务创新之路。近年来,中国电信明确表示,从2020年起,所有5G终端不允许存在CDMA频段和制式,要求去除VoLTE开关。这一决策符合中国电信一贯的行为风格,旨在加速CDMA退网,降低网络运维成本,提升频谱效率,并推动5G发展。在3G时代,中国电信通过“终端引领”战略,拉动CDMA终端产业链,推动了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进入4G时代,中国电...
TD-SCDMA作为我国提出的3G国际标准,在产业链的推动和产业链厂商的积极参与下,发展迅速。GSM作为2G网络,应用广泛,用户众多,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具有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TD-SCDMA和GSM混合组网的优点、要求和解决方案,指出混合组网能够有效地保证TD-SCDMA的商用规模,并为TD-SCDMA和GSM网络的协调发展和融合提供支持。
文章讨论了CDMA2000的发展现状和网络演进路线。首先,文章介绍了全球CDMA2000网络的部署情况和用户数。然后,详细分析了CDMA2000核心网从传统到全IP的四个演进阶段,并比较了其与3GPP的WCDMA核心网标准。接着,文章讨论了CDMA2000核心网的特点,如无线与核心网标准的分离、全IP化目标等。最后,文章提出了针对新建和已有CDMA2000 1X网络运营商的组网策略建议,包括电路域...
尽管3G时代正逐步来临,中国庞大的市场及运营商分阶段稳定发展的3G策略决定GSM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具充分的发展空间。TD-SCDMA和GSM在相当时间内将在中国并行存在,尤其对于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制式的网络的运营商,保证两张网络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融合尤为重要。分析TD-SCDMA/GSM混合组网方案,发现其具有三大优点:发展初期网络规模相对较小,降低了对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的考验,为将来大规模组网提供缓...
目前,WCDMA系统已有R99、R4、R5三个版本完成了定稿,R5版本有待检验和完善。基于R4标准的技术更加完善、更具优势。从电路域和分组域的角度剖析了WCDMA R4的核心网组网方案,展现了在3G网络建设初期核心网的完整解决方案,对运营商实现从2G网络向3G网络的平滑过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WCDMA和TD-SCDMA混合组网是中国3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可以降低建网成本,并有利于日常维护、更新升级。为了实现两种体制的基带处理一体化终端,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合组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了在同一个平台内实现两种体制的基带处理一体化终端,最后论述了一体化实现的有关问题。
本文探讨了CDMA2000 1x EV-DO系统规划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组网方式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1x EV-DO和1x共用或独立天馈线系统,以及连续覆盖和插花式覆盖的差异。文章指出,DO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组网时可以采用独立组网或混合组网,混合组网又可分为升级组网和叠加组网。文章比较了不同组网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包括投资、工程实施、维护、射频特性等方面。文章还分析了共用和独立天馈线系统的差异,以及连续...
无线通信领域中,系统容量和干扰是关键话题。本文研究了TD-SCDMA系统下的多频点组网方式,对比了同频组网和异频组网的优缺点。针对这两种方式的不足,提出了N频点技术,包括多载波同频异频联合组网方式和多载波同频组网方式。为提高系统性能,还引入了分层次进行频点规划的方案,将小区由中心到边缘分成几层,每层采用不同的频点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案后系统的发射功率和接受干扰都有所下降,掉话率减小,系...
HSDPA是一种提高TD-SCDMA系统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技术,通过引入AMC、HARQ和快速分组调度等关键技术,可提升下行PS数据业务速率至10Mbit/s以上。AMC根据无线信道质量选择最佳调制编码方式,HARQ结合ARQ和FEC技术提高数据传输性能,快速分组调度则优化资源分配。多载波HSDPA通过增加载波数量扩大小区容量,理论上可提高峰值速率。文章讨论了TD-HSDPA组网的三种形式:...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国内运营商开始筹备各种资源,为3G建设做准备。文章分析了GSM网络向WCDMA网络演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内容包括GSM网络与WCDMA网络共存策略、WCDMA核心网元建设策略、GSM网络升级策略以及GSM/WCDMA网络互通策略等。文章强调,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GSM与WCDMA将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在WCDMA网络初期,射频直放站能扩展基站覆盖,降低投资,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它也引入噪声,降低基站接收灵敏度,影响同频自干扰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同时,直放站可能导致导频污染和其他干扰,恶化网络性能。分析表明,直放站能延伸信号,解决覆盖空洞问题,但不会增加网络容量,不当使用甚至可能降低容量。测试结果显示,直放站对网络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WCDMA网络中可以使用,但需谨慎,并加强网络规划与优化。
TD-SCDMA的核心技术包括时分双工(TDD)和多载波小区。TDD技术通过不同时隙实现上行和下行链路通信,节省频率资源,支持非对称业务,但增加了技术实现的难度。多载波小区通过在一个小区内同时支持多个载波来扩大小区吞吐量。TD-HSDPA作为TD-SCDMA的新增技术,保持了TDD的内核,具有小区吞吐能力强大、资源调度灵活等优点。TD-HSDPA组网初期以单载波配置为主,随着需求增长,增加载频并灵...
随着3G时代到来,MSTP业务需求上升,对网络性能提出更高要求。MSTP组网中存在五大问题:1.对用户口和系统口的理解误区;2.对MAC地址学习方式的掌握不足;3.特定条件下端口模式掌握不当;4.缺乏对整个网络的统观认识;5.不同厂家设备对接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需深入了解交换原理和单板特性,结合告警及性能值灵活运用,以保证业务畅通并提高网络性能。
本文讨论了FDD/TDD融合组网的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文章强调,为了成功实施TD-SCDMA和LTE的融合,必须关注技术创新、产业链发展和市场业务需求。文章建议加速FDD/TDD融合创新,制定共赢合作策略,并理性规划网络向LTE和4G的演进。此外,文章指出TD-SCDMA产业链相对薄弱,需要通过创新和合作来加强。最后,文章强调TD-SCDMA国际化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积极合作以推进国际化进程...
本文关注TD-SCDMA的运营策略和组网部署。业务发展是移动通信市场的焦点,TD-SCDMA需关注如何盈利和吸引用户。文章分析了TD-SCDMA运营的关键问题,包括运营策略和业务网络部署。文章建议构建开放的TD-SCDMA业务价值链,利用高频谱利用率提供低成本多媒体服务,通过业务捆绑争夺中高端用户,并充分利用业务差异化服务。此外,文章还提出了数据业务和智能网的组网部署建议,强调建立统一的数据业务管...
与其他两个标准相比,TD-SCDMA独立组网技术条件已被证明,市场条件成熟,发展前景明朗。TD-SCDMA技术在独立组网方面具有优势,包括对非对称业务的支持、大半径网络覆盖能力、良好的切换性能等。然而,TD-SCDMA在终端市场发展初期需要面临低成本终端产品的可行性和市场接受度等挑战。尽管独立组网对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更有意义,但商用进程、产业规模以及市场前景仍需考虑。TD-SCDMA技术已获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