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通信机房建设标准规范,涵盖选址、建筑结构、供电系统、空调系统、安全防护及网络架构等方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通信机房建设的关键要素。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点,包括设计依据、气流组织设计原则、空调负荷计算、冷源系统设计以及加热加湿系统配置。文章强调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和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设备布局、制冷量计算以及空调系统配置等内容,旨在提升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效率和环境控制能力。
企业数据中心机房设计需遵循国家标准及安全保密要求。机房建设包含环境安全、物理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包括装饰装修、电气、暖通、弱电等。环境安全方面需保证温度、湿度、洁净度等,使用防静电材料;电气系统需冗余供电、防雷接地;物理安全采用门禁、入侵报警、视频监控;信息安全关注机房选址、屏蔽设计、综合布线;消防安全需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
本规范依据建设部文件,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主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参编单位共同编写。规范修订旨在提升工程设计标准,具体内容详见下载链接:http://www.cabling-system.com/upload/1188791357641.rar
数据中心作为企业核心,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根据Strategic Solutions报告,金融公司网络宕机每小时损失可达600万美元。因此,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企业重点,综合布线也成为布线行业新增长点。数据中心机房包括IDC、集团公司总部、外资/民营电信运营商以及企业自建IT网络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需考虑开放式系统、高性能、高带宽、存储支持、冗余度、安全性等因素。布线通道一般包括地下通道和高架线缆桥...
据建设部公告,《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及《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取代旧版规范。新标准由张宜秘书长主导编写,融入众多新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标准的制定旨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指导。
总接地端子连接接地极,实现电气装置接地和保护联结。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接地导体和总接地端子构成,确保电气安全。接地极需耐腐蚀、机械强度适中,接地导体截面积按标准确定。保护导体应满足自动切断电源的要求,类型包括电缆导体、金属护套等。PEN导体用于固定电气装置,需满足绝缘要求,中性导体不应再连接到其他接地部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标准对建筑物防雷接地电阻提出严格要求,包括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限制等。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物,如一类、二类、三类防雷建筑及石化行业,规范提出相应接地电阻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安全。
我国新修订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即将颁布,相较于旧规范,新规范在节能、环保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新规范将机房分为A、B、C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提供详细设计原则,推动机房建设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方向演进。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将于6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强调生命安全、节能环保和可靠适用。规范要求机房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并提倡节能环保设计。新国标还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标准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
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审查会于2007年召开,旨在满足高速、大容量电子信息设备对机房的使用需求。规范编制考虑了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分为A、B、C三级以满足不同设计要求,强调节能环保和安全性。规范经专家审查通过,将尽快完成报批稿上报建设部。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将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取代旧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新规范涵盖更广泛的电子信息场所,包括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等,并按照使用性质和重要性分为A、B、C三级。新规范强调节能环保,增加对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的条文,并对生命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内容实施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