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每个路由协议的度量标准不同,它们之间的路由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这就需要一个机制来决定使用哪一条路由。这个机制通常被称为路由选择策略。路由选择策略会根据一定的规则来判断最优的路由,并将其加入到路由表中,以便用于数据包的转发。
为了实现这一点,路由器通常使用路由优先级来比较不同路由协议的路由。每种路由协议都有一个预定义的优先级值,当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路由发生冲突时,选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协议获得的路由。路由优先级是基于路由算法的优劣等因素得出的经验数值,网络管理员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修改。
例如,假设在一个网络中,RIP、OSPF和IGRP三种路由协议各自发现了一条到达目标网络10.0.0.0的路由。如果根据网络管理员设置的优先级,OSPF的优先级最高,IGRP次之,RIP最低,那么最终会选择OSPF的路由作为最优路由。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并设置相应的优先级。这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带宽、延迟、可靠性等因素。例如,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较为简单,带宽资源充足,那么可以选择较为简单且易于配置的路由协议,如RIP。如果网络规模较大,拓扑结构复杂,对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可以选择更为复杂但效率更高的路由协议,如OSPF或IGRP。
总之,路由选择策略是网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对路由协议的选择和优先级的设置,网络管理员可以确保数据包在网络中的高效传输,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路由优先级
前面讲过,各个路由协议都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路由的好坏(有的采用下一跳次数、有的采用带宽、有的采用时延,一般在路由数据中用度量 Metric 来量化),并且每个路由协议都试图将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路由送到路由表中,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从不同的协议得到到达同一目标网络的不同路由。
尽管每个路由协议都给出了度量值,但是由于各个协议所采用度量值的含意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这就需要有种策略来决定使用哪一条路由。按照策略,判断最优的路由,我们才将它加入路由表,利用它来进行包的转发。通常,我们使用路由优先级来判断不同路由协议所获得路由的好坏。每一种路由协议都由自己的优先级,当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路由发生冲突时,选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协议获得的路由。路由优先级是根据路由算法的优劣等因素得出的经验数值,也可以由网管员手动修改。
在上图中,三种路由协议 RIP 、OSPF 、IGRP 各自得到了一条到达目标网络10.0.0.0 的路由。我们假定三种协议之间的路由优先级的次序是 OSPF >IGRP > RIP ,则最终选定 OSPF 路由作为最优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