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可调节速率的光通信技术与弹性光网络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通信百科
原文作者:ICT百科
随着云计算和海量终端设备的普及,光网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流量激增挑战。当前,从接入到核心骨干网,光纤系统已成为主流技术方案。然而,不同网络层级因功能需求差异,采用了各不相同的技术。例如,核心网主要采用基于相干传输技术,而接入网则倾向于使用成本较低的非相干检测无源光网络(PON)。
在这样的背景下,弹性光网络(EON)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因其灵活重构能力,成为了光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弹性光网络能够动态调整传输参数,如调制格式、符号速率和前向纠错开销,从而根据光路距离、传输损伤和容量需求优化频谱效率。
传统的光网络采用固定频谱划分,调制格式和符号速率与数据速率紧密绑定,这限制了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而弹性光网络则依赖于软件定义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相干应答器,通过本地控制器实现参数协调控制,从而提升网络的容量、降低成本和功耗,增强扩展性。
弹性光网络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传输距离基础设施代际混杂、容量需求和连接时长差异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早期的混合线路速率网络通过长距离配置低速转发器,短距离配置高速转发器,但这种多类型设备的网络结构使得运维变得复杂。
2008年提出的弹性光网络采用通用应答器,通过OFDM技术和频谱切片(SLICE)实现按需分配频谱。2011年,多流应答器(可切片转发器)的引入,使得带宽可以动态共享至多目标节点,显著提高了高带宽设备的利用率。
实现弹性光网络需要硬件、软件和控制平面的协同演进。硬件层面,光交叉连接(OXC)、弹性Transponder和弹性聚合接口等设备支持灵活的信道间隔和频谱分配。软件与控制层需开发损伤感知路由算法,优化传输参数。
在硬件控制层中,波长选择开关(WSS)是实现波长与空间域信号交换的关键设备。新一代的WSS支持动态带宽分配,已实现6.2GHz粒度频谱分配,关键技术包括硅基液晶(LCoS)。
弹性光网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它可以根据客户端需求动态调整数据速率,从而优化资源适配能力。当IP over WDM设备对接时,由于客户端流量的不可预见变化,弹性WDM传输技术能够使传输端动态响应这些需求,显著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
弹性光网络作为光传输领域的新兴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网络容量和效率,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为未来的光网络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通信百科

可调节速率的光通信技术与弹性光网络解决方案

原文作者:ICT百科

本文介绍速率可调的光传输和弹性光网络。

当前光纤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从接入到核心骨干网的各个层级。各层级因功能需求差异采用不同技术方案:例如核心网采用基于相干传输技术,接入网则使用低成本非相干检测的无源光网络(PON)。

wKgZPGfGcMuAYJbWAADb1EkHXSE922.jpg

尽管技术路线不同,各层级均面临云服务与海量终端设备带来的流量激增挑战。由于光纤可用带宽有限,提升频谱效率成为实现高容量的关键。然而,更高的数据速率会显著缩短光信号传输距离,并需频繁使用光电(OEO)再生中继。传统固定速率光网络在扩展性和经济性上存在瓶颈,因此具备灵活重构能力的弹性光网络(EON)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下图对比了两种网络架构:(a) 50GHz固定间隔的传统网络;(b) 支持可变信道间隔与符号速率的弹性网络。

wKgZPGfGcMuALrUWAAB5npGnrVM996.png

wKgZO2fGcMuAWyY6AACORfQZtMo499.png

传统核心网采用固定频谱划分(50/100GHz间隔),调制格式与符号速率与数据速率强绑定(例如100Gb/s传输采用PDM-QPSK调制、28Gbaud符号速率及7%硬判决前向纠错开销)。弹性光网络则能动态调整传输参数(调制格式、符号速率、FEC开销等),根据光路距离、传输损伤及容量需求优化频谱效率。

弹性特性依赖于软件定义设备(如数字信号处理相干应答器),通过本地控制器实现参数协调控制。此类动态资源管理已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但在光传输领域仍属新兴技术。

弹性光网络的核心优势包括:提升容量、降低成本、降低功耗、增强扩展性。

目前,光网络面临四大异构性挑战:

传输距离差异: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

基础设施代际混杂:多代终端/传输设备共存(不同速率、光纤类型放大器技术);

容量需求差异:0.1Gb/s至数百Gb/s

连接时长差异:小时级至永久连接;

早期采用混合线路速率网络(长距离配置低速转发器,短距离配置高速转发器),但多类型设备导致运维复杂。2008年提出的弹性光网络采用通用应答器,通过OFDM技术与频谱切片(SLICE)实现"按需分配"频谱。2011年引入多流应答器(可切片转发器),支持动态共享带宽至多目标节点,显著提升400G等高带宽设备利用率(节约17M成本)。

为了实现弹性光网络,需硬件、软件与控制平面协同演进,如下图所示:

wKgZO2fGcMuAFjhTAASR_0vVVts391.png

硬件层包含:

光交叉连接(OXC):支持灵活信道间隔与频谱分配;

弹性Transponder:可调调制格式、符号速率、FEC开销;

弹性聚合接口:支持可变比特率的弹性聚合接口。

其中,OTN数字层通过光通道单元(OPU/ODU/OTU)实现数据封装与调度,如下图所示:

wKgZO2fGcMuAUdWMAAGEC7venqU266.png

客户信号(以太网/STM/光纤通道)映射至OPUk

ODUk提供数字封装与复用功能

OTUk定义线路速率(2.5/10/40/100Gb/s)

软件与控制层需开发损伤感知路由算法,在规划阶段评估光路损伤以优化传输参数。在线控制需支持动态频谱碎片整理,就不在本文中阐述。

在硬件控制层中,其中的OXC是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SS)实现波长与空间域信号交换,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复用。传统的WSS是基于 50 或 100 GHz 对频谱进行滤波的开关设备ITUgrid (因此,如果信号大于允许的大小,则会造成损伤),而新的WSS代(已商用)支持动态带宽分配。目前已支持6.25GHz粒度频谱分配,关键技术包括硅基液晶(LCoS)。

wKgZO2fGcMuANUHtAAHeyJNV04c396.png

另外,支持flex-grid 技术(用于标准灵活网格定义)与新的WSSgeneration 允许将 spectrum slots 连接起来,从而创建更大的 spectrum 块,并且其中没有过滤。因此,如果通道紧凑封装,它可以提供良好的频谱效率。同时,Flex-Grid 配合频谱碎片功能,可以移动已建立连接中心频率来删除未使用的小频率块。这允许生成一个足够大的 频谱块来容纳新的需求。

wKgZO2fGcMuASDZcAAEPCW762V8869.png

Transponder通过参数调整平衡速率与距离:

调制格式:高阶调制(如16QAM)提升速率但缩短距离。集合分区四维调制(SP-QPSK)可复用现有DSP算法,在相同DSP复杂度下实现性能提升。

wKgZO2fGcMuAYhCrAAFjC3M8FFM215.png

符号速率:低符号速率抗ASE噪声更强,高符号速率非线性损伤更小。

wKgZPGfGcMuAQeleAAFtlQFVF8o555.png

FEC开销:增加纠错开销可提升可靠性但降低有效吞吐量。LDPC解码迭代次数对传输距离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wKgZPGfGcMuAVKtUAADw4p67Q-Q681.png

当我们将IProuter 到WDM设备对接时,由于无法预见的客户端流量变化(例如,带宽、新需求)时,传输WDM信号在网络的某些部分可能远低于其最大容量运行,而在其他部分则容量不足。

IP over WDM(两层架构)

核心路由器直接与WDM层互连,灵活交换与流量整型功能集中在IP层;

WDM信号以OTUk(k=1/2/3/4)在中间节点传输,需亚波长灵活性的流量由IP层处理

IP over OTN over WDM(三层架构

引入OTN中间层以减少昂贵路由器端口数量,减轻IP层负载;

OTN层提供数字功能(如ODU复用),将低阶ODU聚合为高阶ODU;

通过通用成帧规程(GFP)映射至可调ODUflex容器,但OTU部分仍受限于固定速率(OTUk, k=1-4),导致WDM传输比特率缺乏弹性。

两种架构下,客户端流量均可通过并行通道传输(每通道b Gb/s),总容量达a×b Gb/s。例如标准100GbE信号采用4×25Gb/s通道结构。因此,弹性WDM传输技术通过灵活调整数据速率,使传输端能够动态响应客户端需求,显著提升资源适配能力。

【限时免费】一键获取网络规划系统模板+传输架构设计+连通性评估方案

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