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创新设计及实现方法解析

随着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中,如企业、煤矿、学校以及公共场所。这不仅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而且推动了监控系统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达芬奇技术的应用,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3G网络的助力下,高清移动数字化监控系统得以实现。本文将介绍一种集视频采集、数据压缩、联动报警、卫星定位及网络传输于一体的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这种系统在实时性和视频质量上面临两大挑战:首先是H.264压缩算法的耗时问题,这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环境中尤其显著。然而,随着达芬奇技术的成熟,其ARM 926EJ-S和DSP C64x+的双核架构,使得H.264压缩算法得以在DSP的Codec Server端独立运行,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实时性。
其次,3G无线网络传输的视频质量和实时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缩短视频数据的传输时间,通过使用最高效的H.264编码技术减少传输的信息量,并动态自适应调整视频数据的帧码率以适应无线带宽的变化;二是实现视频数据传输的QoS机制,通过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和实时传输协议RTP的配合使用,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实现传输效率最佳化。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本系统采用达芬奇处理器(TMS320DM6446)、DDR2 SDRAM(MT47H64M16)、NAND FLASH(K9F1208X0C)、视频解码器TVP5150、3G芯片(中兴MC8360)、GPS卫星定位芯片以及外围接口芯片的方案。CCD摄像机采集的模拟视频信号,经过视频解码器进行模/数转换,输出数字视频信号,再经过预处理和编码,通过USB 2.0总线送入3G传输芯片,最终无线传输远程视频监控中心。
在硬件方案设计方面,视频采集与解码设计采用了TI公司的视频解码芯片TVP5150,该芯片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并能输出8位4:2:2的ITU BT.656信号。DDR2 SDRAM内存接口设计则选择了Micron公司的MT47H64M16BT型号DDR2芯片,通过两片16位芯片组成32位数据总线,形成256MB的内存系统。
电源设计采用了TI公司的TPS75003和TPS62040电源管理芯片,分别提供+5V、+3.3V、+1.8V和+1.2V四种电源,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之,这种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计,解决了实时性和视频质量的问题,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的安全和便捷贡献力量。

  0 引言

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创新设计及实现方法解析

  在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正迅速的深入到各行业,如企业、煤矿、学校、公共场所,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次大变革。由于能够在达芬奇平台中实现数字视频、音频、语音与话音技术,因此达芬奇技术可以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当前变革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3G 网络的开通,更为高清移动数字化监控系统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本文中要设计的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能提供视频采集、视频数据压缩、联动报警、卫星定位及网络传输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移动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其主要技术瓶颈就在于:①其系统耗时是否能保证其实时性要求,关键为H.264压缩算法耗时。由于嵌入式环境资源的限制,在视频数据的实时性传输和图像质量方面,尤其是多路的情况下,其一直都得不到保证。但是随着达芬奇技术的成熟,其ARM 926EJ-S与DSP C64x+ 的双核架构,H.264 压缩算法独立运行在DSP的 Codec Server 端,解决了系统耗时保证其实时性要求。②其3G 无线网络传输能否保证视频质量及实时性。在保证视频质量及传输实时性要求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缩短视频数据的传输时间,使用当前最高效的H.264 编码技术缩小传输的信息量,采用动态自适应调整视频数据的帧码率来减少传输的信息量,以适应无线带宽及抖动。②实现视频数据传输的QoS 机制,自己设计实现了3G 无线传输的QoS 机制,选用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和RTP 配合使用,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实现传输效率最佳化,因此保证了视频质量及其实时性。

  1 系统架构工作原理

  本系统采用的是由达芬奇处理器(TMS320DM6446)、DDR2SDRAM(MT47H64M16)、NAND FLASH(K9F1208X0C)、视频解码器TVP5150、3G 芯片(中兴MC8360)、GPS 卫星定位芯片加上外围接口芯片的方案。CCD 摄像机采集模拟视频信号传入视频解码器内,进行模/ 数转换, 输出符合ITU-BT.656标准的数字视频信号,然后将数字视频信号传到视频处理子系统的前端进行预处理,将数字视频信号通过本人设计的OSD字幕添加算法加入白底黑边字幕后,经过Codec Engine 编码后通过USB2.0 总线端口送入3G 传输芯片,无线传输到远程视频监控中心;达芬奇处理器检测进行卫星定位命令,通过串口接收GPS 卫星定位信息,然后将GPS 卫星定位信息传入到3G 传输芯片,无线传输到远程视频监控中心,在地图上标定其坐标点及其移动轨迹。DM6446 上的DSP 端主要负责视频编解码工作,ARM 端做为控制视频解码芯片、3G 传输芯片、GPS 定位芯片和外围接口芯片的控制器。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图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2 硬件方案设计

  2.1 视频采集与解码设计

  本设计中选用TI 公司的视频解码芯片TVP5150 完成视频图像的模/ 数转换。TVP5150 是超低功耗、支持NTSC/PAL/S E C A M 等格式的高性能视频解码器,它正常工作时功耗仅115mW,并具有32 脚TQFP 超小封装。它可以接收两路CVBS或一路S-Video 信号,通过I2C 总线设置其内部寄存器,可以输出8位4:2:2的ITU BT.656信号。

  TVP5150 芯片采用14.31818 MHz 晶振做为输入时钟,数字和模拟输入电压为1.8V,IO 口电压为3.3V;信号输入有AIP1A 和AIP1B 两路,并且都进行阻抗匹配设计,防止对输入信号的反射;YOUT[0:7]输出8 路YcbCr 信号,行场同步信号选择引脚HSYNC 和VSYNC 输出;SCLK 引脚向DM6446 芯片输出27MHz 时钟信号,用来同步数据采集

  2.2 DDR2 SDRAM 内存接口设计

  内存主要用来缓存视频输入图像数据,存储ARM 和DSP代码等。DDR2 内存是一种新型高速、大容量的双速率同步存储器,相对于DDR,DDR2 具有更高的频宽、更低的功耗、更好的高速效能。

  本设计选用Micron 公司的MT47H64M16BT 型号DDR2芯片,该芯片单片容量为1Gb,提供16 位字长数据总线接口,芯片采用1.8V 做为输入电压,其内存支持差分锁存信号,可以保证电路在高速情况下准确的锁存总线上的数据,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为提高系统内存容量并最大限度利用DDR2控制器的32 数据总线,设计选用两片MT47H64M16BT,分别作为数据总线的高低16 位,组成32 位数据总线、大小为256Mbyte 的内存系统。将两片16 位DDR2 芯片与32 位总线的DDR2 控制器连接时,把数据总线和相应的数据选通信号及字节使能信号与相应DDR2 芯片分别连接,其它信号两片DDR2 芯片公用。此时,32 位数据总线的DDR2 控制器可同时访问两片DDR2 芯片。

  2.3 电源设计

  本设计选用TI 公司的TPS75003 和TPS62040 电源管理芯片,T P S 7 5 0 0 3 具有两路最大提供3 A 的拓扑电源和一路300mA LDO 电源,每个Buck 输出电压范围在1.2V 至6.5V 之间,LDO 输出电压范围在0.9V 至6.5V 之间,输入电压范围在2.2V 至6.5V 之间。TPS62040 是高效异步开关DC/DC 转换电源,其转换效率达到95%,输入电压范围在2.5V 至6.0V,输出电压在0.7V 至6.0V,因此都可通过主电源+5V 供电

  系统电源分为+5V、+3.3V、+1.8V、+1.2V 四种,系统主供电电源为+5V,其余均由+5V 电源供给。因此,采用一片TPS75003 和一片TPS62040 完成系统四种电源的转换。设计用TPS75003 的SW1 引脚经过SI2323 续流整形后输出1.2V 电压用于DM6446 内核供电,IS1 引脚连接参考电压,FB1 引脚接输出1.2V 电压作为反馈,SW2 引脚输出3.3V 电压用于DM6446 外设接口供电。TPS62040 的SW1 和SW2 引脚短接后输出1.8V 电压用于DM6446 存储器接口供电,FB 引脚连接1.8V 作为反馈输入。这样,用一片TPS75003 和TPS62040 电源管理芯片就可以满足本系统供电。TPS75003 和TPS62040电源转换电路如图2 所示。

  

  图2 TPS75003 和TPS62040 电源转换电路图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