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实战教程\"

动态路由协议网络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允许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以实现更高效的网络数据传输。本文将详细介绍动态路由协议的原理、分类以及具体配置步骤
动态路由协议的核心优势在于自动化。传统的静态路由需要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这在复杂网络中既费时又容易出错。而在动态路由中,路由器会运行特定的管理程序,这些程序根据接口配置链路状态自动生成路由表项。
###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算法主要有两种: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距离矢量算法通过相邻路由器间交换整个路由表来实现信息的更新,这种方式简单直观,但可能导致较大的协议报文流量和收敛速度慢。基于这种算法的协议包括RIP和IGRP。
链路状态算法则采用不同的策略,它将路由器分为多个区域,每个路由器收集所在区域的链路状态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生成网络拓扑结构。每个路由器再根据这个拓扑结构图计算出最佳路由。这种算法的典型代表是OSPF和IS-IS。
### RIP路由协议
在众多动态路由协议中,RIP(路由信息协议)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RIP使用UDP报文交换路由信息,并通过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在RIP中,直接连接网络的跳数为0,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增加1。为了限制收敛时间,RIP将跳数限制在0到15之间,超过16的路由被认为是不可达的。
RIP有两个版本:RIP-1和RIP-2。RIP-2在RIP-1的基础上增加了明文和MD5密文认证,并支持变长子网掩码,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 实验配置步骤
以下是在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的步骤:
1. **配置ip地址**:首先为路由器A和路由器B的相关接口配置IP地址。 2. **启动RIP协议**:在路由器A和B的系统模式下,使用RIP命令启动RIP协议,并在RIP协议视图下输入要广播的网络号。 3. **启用RIP-2**(可选):如果需要使用RIP-2,可以在路由器的E0和S0端口分别输入`rip version 2`命令来启用RIP-2协议。 4. **查看路由表**:在配置完成后,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在路由器A和B上查看路由表信息。
### 思考题
1. 查看路由表可以使用哪个命令? - A.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B. `ARP-A` - C. `Show ip route` - D. `ROUTE PRINT` 2. 在RIP中,一条路由的metric等于多少意味着它是不可达的? - A. 8 - B. 9 - C. 15 - D. 16
3. 以下关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简单,易于管理 - B. 收敛速度快 - C. 协议报文流量大 - D. 需要为避免路由环路做特殊处理
4. RIP是基于哪种协议之上的? - A. Ethernet - B. IP - C. TCP - D. UDP
5. 比较静态路由、RIPv1、RIPv2和OSPF的特点。
通过对动态路由协议的学习和配置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数据传输的机制,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

\

一. 实验原理
1.1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在动态路由中,管理员不再需要手工对路由器上的路由表进行配置和维护,而是在每台路由器上运行一个路由表的管理程序。这个管理程序会根据路由器上的接口配置及所连接的链路的状态,生成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
1.2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目前使用的两种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算法是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距离矢量算法就是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交换整个路由表,并进行矢量的叠加,最后达到生成整个路由表。目前常见的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协议有RIP,IGRP 等。链路状态算法对路由的计算方法和距离矢量算法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一个层次似的。执行该算法的路由器不是简单的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路由,而是把路由器分成区域,收集区域内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链路状态信息生产网络拓扑结构,每个路由器再根据拓扑结构图计算出路由,从而更新自己的路由表。目前常见的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协议有OSPF、IS-IS。
1.3 RIP 路由协议简介
动态路由协议中,最常见的为RIP 和OSPF。RIP 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路由协议,但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过UDP 报文交换路由信息,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在RIP中,路由器与它直连网络的跳数为0,通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1。为限制收敛时间,RIP 规定metric 取值0~15 之间的整数,大于或等于16 的对应目的网络不可达。RIP 有RIP-1 和RIP-2 两个版本,RIP-2 支持明文认证和MD5 密文认证,并支持变长子网掩码。
二. 实验内容:在路由器上配置RIP 协议
三. 实验目的:掌握RIP 协议的配置
四.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如下图所示:

五. 实验步骤
􀁺 RIP-1:
(1)配置A 路由器上的相关接口的IP 地址。
(2)配置B 路由器上的相关接口的IP 地址。
(3)在路由器A 上的系统模式下通过RIP 语句启动RIP 协议,并在RIP
协议视图下输入network 网络号 。
(4)在路由器B 上的系统模式下通过RIP 语句启动RIP 协议,并在RIP
协议视图下输入network 网络号。
(5)分别在路由器A 和B 上输入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信息。
􀁺 RIP-2:
(1)配置A 路由器上的相关接口的IP 地址。
(2)配置B 路由器上的相关接口的IP 地址。
(3)在路由器A 上的系统模式下通过RIP 语句启动RIP 协议,并在RIP协议视图下输入network 网络号。
(4)在路由器B 上的系统模式下通过RIP 语句启动RIP 协议,并在RIP协议视图下输入network 网络号。
(5)在路由器A 上的E0、S0 端口分别输入rip version 2 启动RIP-2 协议。
(6)在路由器B 上的E0、S0 端口分别输入rip version 2 启动RIP-2 协议。
(7)分别在路由器A 和B 上输入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信息。
六.思考题:
(1)在路由器上,用以下命令查看路由表( )
A、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B、 ARP-A
C、 Show ip route
D、 ROUTE PRINT
(2)在rip 中一条路由的metric 等于( )即意味着它是不可达的。
A、 8
B、 9
C、 15
D、 16
(3)以下关于距离矢量陆游协议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简单,易于管理
B、 收敛速度快
C、 协议报文流量大
D、 需要为避免路由环路做特殊处理
(4)RIP 是在基于( )之上的一种路由协议
A、 Ethernet
B、 IP
C、 TCP
D、 UDP

(5)比较静态路由、RIPv1、RIPv2、OSPF 的特点。

【限时免费】一键获取网络规划系统模板+传输架构设计+连通性评估方案

动态路由协议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