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师而言,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升级方案至关重要。高速传输带来的成本、功耗和尺寸等挑战不容忽视。为了确保硬件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减少故障率、降低能耗、提升兼容性等问题,成为架构师必须深思熟虑的课题。
以下是一个从10Gbps/25Gbps提升至40GBps/100Gbps的升级方案解析:
首先,可以考虑使用40G/100G QSFP转10G/25G 4SFP+无源铜芯高速分支线缆。这种线缆一端连接到交换机的40G/100G QSFP端口,另一端则连接到四个交换机的10G/25G SFP+端口。这种方法经济高效,适合短距离传输,能够实现从较低速到高速的平滑过渡。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40G/100G QSFP转10G/25G 4SFP+有源分支线缆。这款线缆的一端为40G/100G Qsfp接口,另一端则为四个10G/25G SFP+接口。它不需要设备升级,即可实现40G/100G设备与10G/25G设备之间的互连。这种有源光缆的成本低于40G QSFP+光模块,且具有更低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重复性和可互换性能也更优。
第三种方案是使用MPO光纤跳线。通过两条12芯MPO主干光缆进行传输,一端连接含有两条12芯MPO-LC跳线的模块盒,再通过LC双工跳线连接到12个10G/25G(SFP+)光模块上。另一端则通过2转3 MPO转换跳线,将2x12芯的光纤通道转换为3x8芯的光纤通道,连接到3个40G/100G(QSFP)光模块上。这种方法虽然需要在数据中心内增加一个配线架,但它是无源的,不需要电源、冷却或UPS备份,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功耗和成本。
在实施这些升级方案时,还需考虑产品规格的选择。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传输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如传输距离、损耗、温度范围等,因此在选购时应仔细比对。
总之,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速度升级,不仅仅是购买更高速的设备那么简单。它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性能、兼容性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升级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据中心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继续保持高效稳定的服务能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应用普及,不断涌入的数据流量促使各大服务商不断地重新审视数据中心内数据传输速度的升级。数据中心传输设备需要将数据传输速度从原来的10Gbps、25Gbps提升至40Gbps、100Gbps甚至400Gbps。
而由于更高速的光互联网必然带来成本、功耗、尺寸等各方面的挑战,作为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师必须谨慎考虑,以确保做出最佳组合选择,特别是减少故障率,减少耗能、提升兼容性等等,从而充分发挥硬件升级带来的各项性能的提升。
这里以10Gbps/25Gbps提升至40G/100Gps升级方案为例:
解决方案1:40G /100G QSFP 转10G/25G 4SFP+无源铜芯高速分支线缆:
40G/100G QSFP转10G/25G 4SFP+ 无源铜芯高速分支线缆的一端连接一台交换机的40G/100G QSFP端口,另一端连接一台交换机的4个10G/25G SFP+端口,是实现短距离10G/25G到40G/100G传输的经济高效的方法。
解决方案2:40/100G QSFP转10G/25G4SFP+有源分支线缆:
40G/100G QSFP 转10G/25G 4SFP+ 高速有源光缆,此款光缆的一端为40G/100G QSFP接口,另一端为4个10G/25G SFP+接口,无需设备升级即可完成40G/100G设备和10G/25G设备的互连。40G QSFP+有源光缆成本比40G QSFP+光模块成本低,具有低插入和低回波损耗的优良性能,同时40G有源光缆的重复性和可互换性能优于40G QSFP+光模块。
解决方案3:MPO光纤跳线:
利用两条12芯MPO主干光缆作传输,一端连接含2条12芯MPO-LC跳线的模块盒,再通过LC双工跳线,连接到12个10G/25G(SFP+)光模块上;另一端连接2转3 MPO转换跳线,把2x12芯的光纤通道,转成3x8芯的光纤通道,然后连接到3个40G/100G(QSFP)光模块上,轻松完成10G/25G与40G/100G设备之间的互联。,虽然这需要在数据中心内增加一个配线架,但完全是无源的:它们不需要电源,不需要冷却,也不需要UPS备份,整体减少数据中心功耗和成本。目前已被证明是40G/100G以太网的理想解决方案。
产品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