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汇聚的应用场景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在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它可以提供给服务器独享的高带宽,满足服务器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高需求。另一个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在交换机之间的级联,通过提升数据交换的带宽,进而提高网络速度,突破网络瓶颈,优化网络性能。
例如,为了提升带宽和连接的可靠性,某网吧的电影服务器可能会采用双网卡绑定,连接到中心交换机的23、24端口。同时,二层交换机的1、2端口也与中心交换机的1、2端口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中心交换机需要将1、2端口和23、24端口分别设置为汇聚端口。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二层交换机也需要支持端口汇聚功能。
在端口汇聚的设置上,以刚才的例子为例,需要在汇聚配置中选择Trunk 1,勾选成员1、2端口;在Trunk 6中勾选成员23、24端口,然后提交设置。这样,端口汇聚就设置成功了。
不过,在设置端口汇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每个汇聚组中的成员端口不能少于两个;其次,汇聚成员的行为需一致,即端口的参数设置要相同;再者,设置汇聚时,所有成员需要在同一个VLAN中,且其缺省VID和Untag帧处理规则需要一致;另外,汇聚成员的端口不能再启用端口安全,也不能设置为监控端口;最后,汇聚带宽的计算方式为每个端口带宽的总和。
总的来说,端口汇聚是提高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架构的有效手段。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TRUNK (端口汇聚)功能是将交换机的多个物理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物理端口,同一汇聚组内的多条链路则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端口汇聚可以实现用多条链路汇聚成一条逻辑链路增加带宽;同时,同一汇聚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连接可靠性。
Trunk功能比较适合于以下情况的具体应用:
1、Trunk功能用于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相联,为服务器提供独享的高带宽。
2、Trunk功能用于交换机之间的级联,为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高带宽的数据传输能力,提高网络速度,突破网络瓶颈,进而大幅提高网络性能(主要应用)。
Trunk功能举例——例如:为增加带宽,提高连接可靠性,某网吧电影服务器是双网卡且作了绑定,与中心交换机的23、24端口连接;二层交换机的1、2端口与中心交换机的1、2端口连接,如下图所示,那么中心交换机需将1、2端口,23、24端口分别做Trunk。说明:这里的二层交换机也需支持Trunk。
Trunk功能设置——对所举例子设置
1、选择Trunk配置,在Trunk 1中勾选成员1、2端口;在Trunk 6中勾选成员23、24端口,并“提交”。
至此,Trunk设置成功。
说明:
1、每个Trunk中的成员端口不能少于2个。
2、Trunk成员的行为需一致,也就是成员的端口参数需一致。
3、Trunk与VLAN之间的影响:
在设置Trunk的时候,Trunk所有成员需要在同一个VLAN中,而且其缺省VID和Untag帧处理规则需要一致。无论是创建、修改或删除一个Trunk,其现有VLAN架构均不会改变。即Trunk不会改变既有VLAN的端口成员。
4、Trunk与端口安全、端口监控、MTU VLAN之间的影响:
设置成Trunk成员的端口不能再启用端口安全,并且不能设置为监控端口和被监控端口,反之一样。若交换机当前启用了MTU VLAN模式,则不能设置任何Trunk,相反,若设置了Trunk口,则不能启用MTU VLAN模式。
5、Trunk带宽的计算:
当使用四个全双工1000mbps端口构成Trunk时,由于每一个端口上行和下行各是1000Mbps,所以每一个端口的带宽为2000Mbps。它们使用Trunk技术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总带宽为8000Mbps(2000Mbps 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