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网管交换机实战指南:配置要点与高级技巧解析

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对许多用户而言,既神秘又必要。这种配置不仅是网络管理员技能水平的体现,也是确保网络顺畅运行的关键。
大部分企业在初期使用的是无需配置的桌面非网管型交换机,这类设备类似“傻瓜”相机,接入电源和网线即可使用。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网络需求的提升,更高级的网管型交换机变得不可或缺。尽管如此,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对内部网管人员的不信任,往往选择由厂商工程师或专业人员配置交换机,这限制了网管人员实践和学习的机会。
交换机的配置过程因品牌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原理相通。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本地配置和远程网络配置。本地配置是基础,远程配置则是在本地配置成功的前提下进行。
进行本地配置,首先需要物理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这通常使用笔记本电脑,以便灵活操作。交换机上的“Console”端口用于这种连接,它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的必经之路。即便是其他配置方式,如Web或Telnet,也依赖于Console端口的基本配置。
Console端口的位置和类型可能不同,但一般都标识清晰,易于识别。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的Console线有两种:串行线和RJ-45扁平线。若使用RJ-45扁平线,还需要适配器来与计算机串口连接
物理连接建立后,下一步是软件配置。以思科的“Catalyst 1900”为例,首先需要通过计算机上的“超级终端”程序与交换机建立通信。安装好“超级终端”后,对其进行配置,设置串口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等,以确保与交换机的通信顺畅。
一旦通信建立,就可以开始配置交换机了。这包括设置交换机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以及配置VLAN端口安全等高级功能。配置过程中,管理员需要根据实际网络需求来设定各项参数。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配置步骤网络管理员可以进一步学习更多高级配置,确保网络的高效和安全。随着经验的积累,管理员将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尽管交换机配置初看起来复杂,但它是网络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网管型交换机的配置问题一直是令许多人为之着迷的,不仅是对一般的用户,对于许多专业的用户也同样是个疑问,同时也是作为网管水平高低衡量的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标志。

  这主要在两个原因,一是绝大多数企业所配置的交换机都是桌面非网管型交换机,根本不需任何配置,纯属“傻瓜”型,与集线器一样,接上电源,插好网线就可以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多数中、小企业老总对自己的网管员不是很放心,所以即使购买的交换机是网管型的,也不让自己的网管人员来配置,而是请厂商工程师或者其它专业人员来配置,所以这些中、小企业网管员也就很难有机会真正自己动手来配置一台网管型交换机。

  交换机的详细配置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具体的配置方法会因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网管型交换机而有所不同,本文教给大家的只是通用配置方法,有了这些通用配置方法,我们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通常网管型交换机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配置:一种就是本地配置;另一种就是远程网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要注意后一种配置方法只有在前一种配置成功后才可进行,下面分别讲述。

  本地配置我们首先要遇到的是它的物理连接方式,然后还需要面对软件配置,在软件配置方面我们主要以最常见的思科的“Catalyst 1900”网管型交换机为例来讲述。 因为要进行网管型交换机的本地配置就要涉及到硬、软件的连接了,所以下面我们分这两步来说明配置的基本连接过程。

  物理连接因为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能,所以配置交换机通常是采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在实在无笔记本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采用台式机,但移动起来麻烦些。交换机的本地配置方式是通过计算机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的,它的连接图。

  可进行网络管理的交换机上一般都有一个“Console”端口(这个在前面介绍集线器时已作介绍,交换机也一样),它是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的。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虽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若干种配置和管理交换机的方式(如Web方式、Telnet方式等),但是,这些方式必须依靠通过Console端口进行基本配置后才能进行。因为其他方式往往需要借助于IP地址、域名或设备名称才可以实现,而新购买的交换机显然不可能内置有这些参数,所以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最常用、最基本也是网络管理员必须掌握的管理和配置方式。

  不同类型的交换机Console端口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有的位于前面板(如Catalyst 3200和Catalyst 4006),而有的则位于后面板(如Catalyst 1900和Catalyst 2900XL)。通常是模块化交换机大多位于前面板,而固定配置交换机则大多位于后面板。不过,倒不用担心无法找到Console端口,在该端口的上方或侧方都会有类似“CONSOLE”字样的标识。

  除位置不同之外,Console端口的类型也有所不同,绝大多数(如Catalyst 1900和Catalyst 4006)都采用RJ-45端口(如图2所示),但也有少数采用DB-9串口端口(如Catalyst 3200)或DB-25串口端口(如Catalyst 2900)。

  无论交换机采用DB-9或DB-25串行接口,还是采用RJ-45接口,都需要通过专门的Console线连接至配置用计算机(通常称作终端)的串行口。与交换机不同的Console端口相对应,Console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串行线,即两端均为串行接口(两端均为母头)。

  两端可以分别插入至计算机的串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另一种是两端均为RJ-45接头(RJ-45-to-RJ-45)的扁平线。由于扁平线两端均为RJ-45接口,无法直接与计算机串口进行连接。

  因此,还必须同时使用一个如图3所示的RJ-45-to-DB-9(或RJ-45-to-DB-25)的适配器。通常情况下,在网管型交换机的包装箱中都会随机赠送这么一条Console线和相应的DB-9或DB-25适配器。

  物理连接好了我们就要打开计算机和交换机电源进行软件配置了,下面我们以思科的一款网管型交换机“Catalyst 1900”来讲述这一配置过程。在正式进入配置之前我们还需要进入系统,步骤如下:

  第1步:打开与交换机相连的计算机电源,运行计算机中的Windows 95、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等其中一个操作系统

  第2步:检查是否安装有“超级终端”(Hyper Terminal)组件。如果在“附件”(Accessories)中没有发现该组件,可通过“添加/删除程序”(Add/Remove Program)的方式添加该Windows组件。

  好了,“超级终端”安装好后我们就可以与网管型交换机进行通信了(当然要连接好,并打开交换机电源了),下面的步骤就是正式进行配置了。在使用超级终端建立与交换机的通信之前,必须先对超级终端进行必要的设置。

网管交换机实战指南:配置要点与高级技巧解析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