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闭门器挑选与维护技巧:使用指南及维修详解

闭门器是一种安装在门扇上,用于自动关闭门的装置。它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办公楼等地方。正确选择和使用闭门器,不仅能提高门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人们的安全。以下是对闭门器选择与使用的详细解析。
首先,选择闭门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门的尺寸与重量**:门的尺寸和重量是选择闭门器的首要因素。一般而言,门的重量小,可以选择力量较小的闭门器;反之,则需选择力量较大的闭门器。
2. **门的类型**:常见的门有防火门、木门、铝合金门、玻璃门、钢质门等。不同类型的门对闭门器的性能要求不同。
3. **使用频率**:使用频繁的场合,应选择密封性能好、寿命长的闭门器。
4. **使用要求与环境**: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闭门器。例如,需要自动停门功能、阻尼缓冲功能、延时慢速关门功能、关门力量可调节功能等。
接下来,介绍闭门器的安装方法
1. **安装位置**:根据门的开启方向、关门力量、闭门器机身、连接座与门铰链间的安装尺寸来确定安装位置。
2. **调整关门力量**:通过将连接座反转180°或改变连接杆与连接座间的连接位置,可改变关门力量。
3. **安装步骤**:钻孔、攻丝、安装闭门器机身、固定连接座、安装驱动板、调节调整杆与门框成90°、连接连接杆与驱动板、装上塑料盖、检查固定螺钉是否紧固。
最后,介绍闭门器的使用与维护:
1. **检查与紧固**:新安装的闭门器在使用一周至10天左右,应检查所有螺钉,并重新紧固一遍。
2. **使用液压油**:使用厂家推荐的液压油,对于寒冷地区应使用低凝点的液压油。
3. **定期检查**:闭门器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查安装螺钉是否松动和丢失、连接臂是否与门体或门框擦碰、门体是否有变形与松动、关门的缓冲效果、支承导向件是否漏油等。
4. **常见问题与维修**:闭门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安装螺钉松动、关闭缓冲效果变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更换密封圈、更换支承导向件、修复齿条柱塞导向柱面等方法进行维修。
总之,选择和使用闭门器时,要充分考虑门的尺寸、类型、使用频率、使用要求等因素,正确安装和使用,才能确保闭门器发挥出最佳效果。
 1、闭门器的使用要求和选择

  闭门器产品必须满足国家标准GB9305-88,用于防火门用途的闭门器还应符合GA93-1995《防火门用闭门器试验》的要求。

  选择闭门器应该考虑的因素有:门的重量、门的宽度、开门频率以及使用要求与使用环境等。门的重量与门的宽度是选择闭门器型号的最主要因素,常见的门有防火门、木门、铝合金门、玻璃门、钢质门等。通常门的重量小,就选择力量较小的型号,反之亦然。而开门频率是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对于使用频繁的场合,应要求产品的密封性能要好、寿命长。

  使用要求包括:

  1)是否需要开门后有自动停门功能;

  2)阻尼缓冲功能——快速开门到一定位置后产生阻尼缓冲,而且该阻尼缓冲力量与范围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自行调节;该功能用于防止用力快速开门时门或锁碰撞墙面,或应急逃生时防止人在快速开门时失重而向前倾斜倒地。

  3) 延时慢速关门——门从开门的最大位置开始匀速缓慢关闭,可根据要求进行无级调节。适宜用在出入频繁且人多的场所,特别是医院,有老人、儿童与残疾人出入的门与通道使用。

  4) 关门力量可调节——可以使用在门重与门宽范围很大的不同门上安装,以及因环境原因关门阻力较大的场所。随意无级调节可以获得满意的关门力量,特别是用在海滨城市、车船等受风影响而关门阻力(门的受力)时常变化的场所。

  5) 使用环境:消防防火要求和在冬季零下35°下的场所的防冻要求,。

  通常闭门器的选择可根据厂家的产品规格参数,按不同的力量大小或可调节力量大小来配合不同门的大小和重量。下表为在英国标准BS EN 1154(一个闭门器分级的公认标准)中规定的7个等级的试验门的质量/尺寸。闭门器的关门力量通常指定一个介于1和7之间的数值,数字越大,表明闭门器的能力越大。

  试验门质量/尺寸

  能力尺寸编号

  推荐的门宽度

  试验门质量

  2、闭门器的安装

  a、 闭门器的安装方式

  通常用得最多的闭门器是外装式闭门器,它们的安装方式有如下:

  最常见的标准用法是闭门器安装到铰链侧、门开启的一面。当这样安装时,闭门器的臂朝外突出,与门框成大约90°。 

  第二种用法,闭门器安装在与铰链侧相反的、门关闭的一面。通常一个随闭门器一起提供的额外的支架安装到平行于门框的臂上。这种用法通常是在不愿意把闭门器安装在建筑物之外的朝外开启的外门上。

  闭门器机身反过来安装到门框而不是门上面,闭门器在门的铰链相反的一侧。这种用法也可用在朝外开启的外门,尤其是只有很窄的上沿,而无足够宽的空间来容纳闭门器机身的那些门。 

  b、闭门器的安装步骤: 

  通常随闭门器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有安装样板,故先阅读说明书,根据开门方向、关门力量的大小及闭门器机身、连接座与门铰链间的安装尺寸来确定安装位置。

  2) 根据关门力量大小的要求,通过将连接座反转180°或改变连接杆与连接座间的连接位置,可改变关门力量。调整连接杆与门铰链中心线的距离越大,则闭门器的关闭力量越小,反之力量越大。

  3)按安装样板上的位置指示,确定安装螺钉的位置,然后钻孔、攻丝。

  4)用螺钉安装闭门器机身。

  5)安装固定连接座。

  6) 用螺钉安装驱动板。 

  7)将调整杆调节到与门框成90°,然后把连接杆与驱动板连接在一起。

  8) 别忘了装上塑料盖,它可以用来接住闭门器漏出的液压油。

  9)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固定螺钉是否紧固,不得有松动或不牢固的现象。将门开启至最大开门位置,检查闭门器的铰接转臂是否与门或门框相碰或摩擦。

  闭门器的关门速度

  10) 根据需要调整闭门器的关门速度。通常闭门器有2个调速(节流阀芯)螺钉。上方的调节螺钉为第一段关门速度调节螺丝,下方的调节螺丝为第2段(通常是10º)关门速度调节螺丝。

  c、闭门器的使用与维护、修理 

  新安装的闭门器在使用一周至10天左右,应检查所有的螺钉,并重新紧固一遍。 

  使用厂家推荐的液压油,对于寒冷地区应使用低凝点的液压油。 

  闭门器在投入使用后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是:安装螺钉是否松动和丢失、连接臂是否与门体或门框擦碰、门体是否有变形与松动、关门的缓冲效果、支承导向件是否漏油等。 

  通常在闭门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1) 安装螺钉松动或丢失,导致闭门器未处在正确的安装位置上、连接臂损坏;

  2) 闭门器关闭时的缓冲效果变差,导致门与门框之间撞击,门体变形;

  从结构来看,闭门器是一个封闭的整体,从外型基本看不出其质量好坏。

  闭门器最关键的质量问题就是是否漏油,因为闭门器是依靠其内部液压系统中对流体的节流来实现对关门过程的控制,漏油意味着液压系统的失效,因此液压系统是决定闭门器使用寿命的唯一标准。

  漏油的最主要原因是小齿轮支承导向件磨损使间隙增大、密封圈磨损引起密封效果下降或在调节缓冲效果时节流阀芯逆时针旋转离开阀体。

  闭门器缓冲效果的降低是由于漏油导致空气的进入或齿条柱塞导向柱面与阀体间的配合(节流)间隙增大引起。因此,小齿轮、支承导向件的材质、热处理和机加工的质量和精度就非常重要。

  对于缓冲效果差的闭门器,单单通过调整节流阀芯进行节流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维修的办法,如果是支承导向件处漏油,拆下支承导向件,检查密封圈的状况,如已磨损或老化失效,更换密封圈。如果支承导向件与小齿轮轴间的间隙过大,更换支承导向件。如果是齿条柱塞导向柱面磨损,与阀体间的配合间隙增大导致节流效果下降,可拆下齿条柱塞,用表面镀铬的方法来修复。另外,在保证闭门器缓冲效果的情况下,改用较软的弹簧,也是减低因缓冲效果变差后门对门框的撞击力量的一种方法。

  1 定义

   安装在平开门扇上部,单向开门,通常使用温度在-15~40℃,由金属弹簧、液压阻尼组合作用的装置。选用时应根据门扇宽度和重量,使用频率等要求进行选择。

  2 执行标准

  QB/T 2698-200《闭门器》

  3 分类

  3.1 美标闭门器

  3.2 欧标闭门器

  3.3中国标准闭门器

  4 系统配置、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参考价格

  由于检测方法不同,美标、欧标、国标之间,闭门器的开启次数无可比性。

  4.1 美标闭门器

  1)高档美标闭门器

  达到200万次开启寿命测试。满足美国ANSI 156 一级要求。具有力度可调节功能。

  适用于高保安性、使用频率高的公共建筑、工程及维修门用重型高强度门控系统。

  2)中档美标闭门器

  非防火门闭门器达到100万次开启寿命测试。具有力度可调节功能。

  适用于较高保安性,使用频率较高的高强度住宅用门和中等强度商业用门的门控系统。

  4.2 欧标闭门器

  1)高档欧标闭门器

  50万次以上寿命测试,满足EN 1154的要求。具有力度可调节功能。

  适用于高保安性、使用频率高的公共建筑、工程及维修门用重型高强度门控系统。

  2)中档欧标闭门器

  30万次以上寿命测试,满足EN 1154的要求。具有力度可调节功能。

  适用于较高保安性、使用频率较高的高强度住宅用门和中等强度商业用门的门控系统。

  4.3 中国标准闭门器

  50万次以上寿命测试。

  适用于有防盗要求、使用频率较低的外门。


闭门器挑选与维护技巧:使用指南及维修详解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