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综合布线速查公式大全

在进行网络布线时,合理计算和规划电缆的需求量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网络布线中一些关键计算公式的详细解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些计算背后的逻辑。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在网络布线中,信息点的总量决定了所需的电缆长度、RJ-45接头数量等信息模块的需求量。同时,还要考虑到一定的富余量,以确保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1. **RJ-45头和线缆需求量**: - 公式:`m = n * 4 + n * 4 * 15%` - 其中,`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 * 4`代表每个信息点所需的基本接头数量,`n * 4 * 15%`表示为了安全考虑,额外预留的富余接头数量。
2. **信息模块需求量**: - 公式:`m = n + n * 3%` -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每个信息点需要一个信息模块,而额外的`n * 3%`则是预留的富余量。
3. **每层楼用线量**: - 公式:`C = [0.55 * (L + S) + 6] * n` - `C`表示每层楼的用线量,`L`表示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表示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表示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是备用系数,6是端接容差。
4. **线槽截面积计算**: -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应为水平线缆面积的3倍。这确保了线缆在布线过程中的安全和易于维护。
5. **线缆长度和箱数计算**: - 公式:`总长度 / 305 (标准每箱米数) + 2 箱 = 总箱数` - 首先计算总长度,然后除以标准每箱米数305,并向上取整得到总箱数。此外,建议多准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6. **服务所需电缆和光缆**: - 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提供服务的工区数量和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决定。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 在布线时,要确保线缆的布放合理,避免过度弯曲和折叠,以保护线缆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 布线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所有信息点都能稳定连接。 - 在设计网络布线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容量。
通过以上计算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网络布线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综合布线速查公式大全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
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
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 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 /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
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 /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 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
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RJ-45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