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的关键计算公式,包括RJ-45头和信息模块的需求量计算、每层楼用线量、线槽截面积选择等。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信息点总量、距离等因素确定线缆长度和箱数,以及不同场景下的布线计算方法。强调了备用系数和端接容差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简化的计算公式以便快速估算。整体内容旨在帮助工程师高效规划和实施布线工程。
综合布线工作区是终端设备使用地点,信息点为客户机与网络连接点。信息模块是网络接入点,面板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优质面板应具备通用性、简易性、造型美观、多彩、永久防尘等特点。安装方式多样,包括地面、墙面和桌面安装,确保网络稳定性和美观性。
本文概述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的关键计算方法和公式。包括RJ-45接头和模块的需求量计算,每层楼用线量计算,线槽截面积选择,线缆长度计算,以及线缆箱数计算。此外,还介绍了线缆长度损耗系数、层高计算等注意事项,旨在为布线工程提供精确的计算依据。
最终确定的六类标准不仅要求整个链路性能,还要求每个器件通过六类性能测试,保证产品兼容与替代。测试方法可用便携式网络测试仪表,包括线缆、信息模块和跳线。六类信息模块测试需三级精度网络分析仪,并配平衡变量器和同轴电缆。主要指标有插损、近端串音、远端串音、回损、纵向平衡转换。测试原理简要介绍,供用户参考。
RJ-45接头需求量为n*4+n*4*15%,信息模块需求量为n+n*3%。线缆用量计算公式为C=[0.55*(L+S)+6]*n,考虑楼层的最远和最近信息点距离及富余量。线槽截面积应为水平线缆面积的3倍。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或2芯光缆,通讯间中水平电缆总数量根据服务数量决定。
RJ-45接头需求量为信息点总量n乘以4,再加n乘以4乘以15%的富余。信息模块需求量为信息点总量n加n乘以3%的富余。每层楼用线量根据楼层信息点总数n,离管理间距离L和S以及备用系数计算。线槽截面积应为水平线缆面积的3倍。布线总长度需考虑线缆损耗、层高和标准箱米数等因素,计算总箱数。
最终确定的六类标准不仅要求整个链路性能,还要求器件通过六类性能测试。本文介绍了六类信息模块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模型,包括测试仪器选择、指标测试模型等,旨在帮助用户了解测试原理。
双绞线网线制作简单,需双绞线、水晶头和压线钳。不同用途网线跳线规则不同,基本直通五类线制作方法可参考,其他类型类似。信息模块跳线规则按TIA/568标准,制作时注意芯线颜色线序。细同轴电缆网线制作需专用工具,测试连通性确保成功。
RJ-45头需求量计算公式为m=n*4+n*4*15%,信息模块需求量为m=n+n*3%。每层楼用线量计算公式为C=[0.55*(L+S)+6]*n。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应为水平线缆面积的三倍。在布线计算中,需考虑最长线距、最短线距、层高、节点数等因素,确保线路充足,避免事后不足。
综合布线工作区是用户终端设备使用地点,信息点为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点。信息模块作为局域网接入点至关重要,其施工与质量直接影响网络使用。面板应具备通用、简易、美观、多彩、永久防尘等特点,并设计有机玻璃标签框,提高面板美观性。面板可分为地插、墙装和办公桌表面安装盒等类型,安装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