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及综合布线常见问题解析

在现代化的智能建筑设计中,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于如何布置弱电系统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所有弱电系统都应建立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基础上,另一种则认为,计算机网络布线和电话配线可以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其他弱电系统则保持传统布线方式。那么,究竟哪种方式更为合理呢?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势。这种布线方式使用了标准化的线缆和接插头模块,使得信息点管理变得简单便捷。当办公室搬迁或设备移位时,只需拔插插头,进行跳线处理或软件更改,就能快速恢复使用。与传统的布线方式相比,结构化综合布线更加灵活,且扩展能力强。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高达155mbps信息传输能力,满足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基于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势,我们可以将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纳入其中,而其他弱电系统则保持独立。这是因为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发展性和不稳定性,而其他弱电系统设备则具有较高的固定性,位置变动较小。
然而,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并非没有问题。目前,许多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需要增加转换设备。例如,保安监控系统的摄像机输出视频信号通常采用同轴电缆传输,若将其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则需要在线路两端增加信号转换设备,这不仅麻烦且不经济。
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现有的综合布线产品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支持广播系统、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等弱电系统时,由于线缆截面和传输信号的要求,综合布线产品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对于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建筑物,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布线产品的光纤和各种对数非屏蔽双绞线缆支持计算机网络和电话通讯系统,用同轴电缆支持CATV和CCTV。同时,我们建议有关单位尽快研究和生产出能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列产品,以便将所有弱电系统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
总之,在智能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弱电布线方式至关重要。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相信未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将成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主流选择。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两种看法(或做法)。

    一种是主张将所有的弱电系统都建立在结构化综合布线所搭起的平台上,也就是用结构化综合布线代替所有的传统弱电布线;另一种则主张将计算机网络布线、电话配线纳入到结构化综合布线中,而其它的弱电系统仍采用其特有的传统布线。究竟采取哪种布线方式较为合理,应结合具体项目,从所用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方能得出结论。

    一、智能建筑弱电方案确定的基本思路

    让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优点。第一,结构化综合布线使用了标准化的线缆和接插头模块,非常便于各楼层及本楼层间的信息点管理,使得因办公室搬迁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终端设备,电话机移位时,你只需将插头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电设备间内做跳线处理或仅仅作些软件上的更改,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不象传统布线那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当设备需要移位时,会带来很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或需要重新布线,且会对建筑装演造成较大的破坏。使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的第二个优点在于这种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ps的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两个优点,结合建筑物实际的各个弱电系统,具有发展性和不稳定性的只有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而对于其它弱电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视系统、广播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等的设备,具有根高的固定性,且位置一般不会移动,具对于一个固定的建筑物,这些系统的设备一经选定,频繁更新换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很低。根据以上所述,我们一般都在弱电设计中把电话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配线统一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而其它弱电系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仍采用传统的配线方式。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还有其它一些原因: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兼容。要想使这些弱电系统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平台上运行,则必须增加转换设备。例如保安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其输出的视频信号通常以同轴电缆传输,如果将其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需在线路两端增加信号转换设备,见图1。很显然,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经济。

    二、综合布线在应用中的问题

    根据一段时间的应用实践,我们发现现有的综合布线产品。三类、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其截面均为0.5mm2(美国线规AWG24),与之相配套的配线架,出线座都只能适用于截面为0.5mm2的线缆。因此,它在支持如下几个弱电子系统时,就存在局限性或不足。

    1.广播系统(PAS)

    根据我国电气规范,一般将电气设备工作电压为220/380V(交流50Hz),有效值24V以下的交流信号确定为弱电信号。而在广播系统中,如采用定压输出,线路电压可分为70V、100V、120V三档。故在广播系统中采综合布线,会对线缆产生过电压,长期使用会对线缆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广播系统的线路用线截面一般为1.0~2.5mm2,而非屏蔽双绞线的线芯截面只有0.5mm2,相差甚远。

    2.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FAS)

    根据我国现行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路的芯线截面,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不应小于1.0mm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不应小于0.75mm2。而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非屏蔽双绞线其截面积为0.5mm2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另外在总线制的火灾报警系统中,电源线与控制线多采用1.5~2.5mm2的导线,综合布线系统也不能满足要求。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消防规范要求所有消防信号线、通讯线均不可与非消防线路共管敷设。因而要用综合布线产品支持火灾报警与控制系统,必须先获得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特许。

    3.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

    用综合布线产品支持CATV一般都采用光纤,因此在线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两端都要加装适配器,这无疑将使投资增加,且因中间环节增多,系统的可靠性也降低了。

    以上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支持各弱电系统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是不是说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不能支持上述各个弱电系统?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座智能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建筑物,在规范允许和获得特许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综合布线产品的光纤和各种对数非屏蔽双绞线缆支持计算机网络和电话通讯系统,用同轴电缆支持CATV和CCTV(监视电视,采用截面为1.0~1.5mm2的特殊定货的非屏蔽双绞线支持FAS、PAS)。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内,一些弱电子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建议有关单位,尽快研究和生产出能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列产品,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的目标能够实现。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及综合布线常见问题解析

传输资源分配【传输规划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