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光传输技术演进,从多模光纤到单模光纤,再到PSM4、CWDM4等方案,不断提升传输速率和距离。Z-block、AWG和ITL等CWDM技术方案各有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取决于成本和性能平衡。
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3G移动通信标准,其网络建设对传输承载网络提出了特定需求。TD网络分为R4、R5、R6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对接口和业务容量有不同的要求。传输网技术方案包括SDH透传、IP化UTRAN承载和核心网引入WDM。TD配套传输网络主要采用MSTP技术,适度引入WDM以实现高效数据传输。传输网建设方式建议独立规划,新建网络为主,引入波分技术。远期发展趋势将是基于分组传送技术的城...
文章介绍了速率可调的光传输和弹性光网络技术,旨在应对云服务和海量终端设备带来的流量激增挑战。弹性光网络通过动态调整传输参数,优化频谱效率,提升容量、降低成本和功耗,增强网络扩展性。文章还探讨了硬件、软件与控制平面的协同演进,以及弹性特性在光传输领域的应用,如数字信号处理相干应答器和软件定义设备等。同时,文章对比了IP over WDM和IP over OTN over WDM两种网络架构,强调了弹...
波分复用(WDM)和光传输网络(OTN)是现代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WDM通过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提高光纤带宽利用率;OTN在WDM基础上提供高容量、高速率传输及强大网络管理和保护机制。两者相辅相成,满足全球通信需求,应用于骨干网络、数据中心互联和跨国光缆传输,推动通信网络高效、可靠发展。
云计算和SDN技术改变了数据中心和网络运营模式,引入按需使用资源的概念。SDN技术允许应用动态消耗网络传输资源,但城域网和广域网部署SDN面临复杂性和限制。多层次的SDN架构能提供全网视图和统一控制,提升网络灵活性。运营商需快速响应企业对动态网络服务的需求,通过实时网络分析和资源调配来保证业务质量。优化传输网络以承载云业务,需构建网络虚拟化自动化和可编程的传输网络架构。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企业对网络带宽及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布线系统难以满足需求。全光网(POL)采用PON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易部署、可升级、高可靠性和安全防护等特点,解决了传统布线系统面临的挑战。POL网络将光纤延伸至用户侧,简化网络结构,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满足未来带宽需求,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想选择。
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人员讨论了提升光传输系统速率和容量的技术进展。当前,骨干光网正从100G向200G演进,距离基本不变,容量持续倍增。运营商和设备商正协同推进80×400G代际演进,主要在速率、容量和效益三个维度进行提升。速率提升方面,骨干网已进入400G端口时代,并预计2023年将迎来骨干400G OTN的应用。容量提升方面,400G QPSK将占150GHz谱宽,频谱效率未提升,需要开辟新的路...
PMC-Sierra推出创新的Swizzle FEC前向纠错技术,相较业界同类技术,纠错性能提升4倍,光传输距离增加35%,并实现高达9.45dB的净有效编码增益,逼近香农极限。该技术适用于高带宽需求的40G和100G OTN网络部署,有助于扩大网络覆盖范围。详情可访问PMC-Sierra官网。
光纤通信系统以超纯玻璃光纤为传输介质,利用光电转换传输信息,是信息化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系统包括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缆等,适用于模拟、数字及数据通信系统。上海虞丘QY-LY151楼宇群设备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实训装置能演示光端机传输及网络应用,支持综合布线系统实训。培训项目涵盖传输仿真、测试、设备安装操作、信息终端处理及故障处理等方面。
主流传输设备容量提升至单波100G,未来技术突破有限。运营商面临带宽不足和营收压力,需转移至高附加值产业链上游。光传输网带宽资源不足,业务发放不明确,SDN可能成为解决方案,但需注意传输网的稀缺性和高可用性。
整合光子与电子元件的半导体微芯片可提升传输速度、效能并降低功耗。美国加州大学等研究机构成功制作出基于CMOS技术的单芯片,包含7000万个电晶体和850个光子元件。该芯片兼容现有设计和工具,能实现光子直接通讯,频宽密度达300 Gbps,是现有电子微处理器的10至50倍。
光传输网是电信业务的关键承载网,其成环率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当前,光网面临假成环和地形限制问题,传统微波解决方案存在缺陷。IP微波凭借大容量传输和强大的处理能力,成为解决光网补环的理想选择,有助于提高光网成环率。
在城域网建设中,波分复用设备如DWDM和CWDM各有优势。DWDM在远距离、高带宽传输方面表现优异,但成本较高;而CWDM成本较低,适合短距离传输。两种设备在信道间距、传输距离、调制激光器和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它们将相互补充,而非替代。
基于数字相干接收的100G光传输技术在长距离传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性能评估与以往技术存在差异。由于信道均衡算法不同,无法用单一参数模板评估。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采用“Rn参考点纠错前误码率(Pre-FEC)”作为评估指标,以增强N×100Gbit/s WDM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
Infinera协助AJC恢复澳、关、日海底光缆网络通讯,通过将流量重新部署至备选光纤环网并利用DTN-X平台,实现按需带宽技术,成功避免路由中断,提升光传输能力至5Tbps。
泵浦光源的不同泵浦方式导致EDFA的三种结构方式:同向、反向和双向泵浦。同向泵浦在信号放大初期强,但后期噪声增加;反向泵浦噪声性能较好;双向泵浦结合了两种泵浦方式优点,使增益均匀分布。随着DWDM系统和ROADM、相干系统的商用化,EDFA成为光传输网络的核心部件,未来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主流传输设备容量提升至单波100G,未来技术突破有限。运营商面临带宽不足和营收压力,需转移至高附加值产业链上游。光传输网带宽资源不足,业务发放不明确,SDN可能成为解决方案,但需注意传输网的稀缺性和高可用性。
数据中心光传输技术从多模光纤到单模光纤,再到100G时代的CWDM4方案,经历了技术革新与成本优化。Z-block、AWG和ITL是三种主要的CWDM4技术方案,各有优缺点,其中AWG技术因其成本低正在逐步替代Z-block技术。光学梳状滤波器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信道质量和降低了损耗。
汇鑫科服官方客服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服务预约
返回顶部